大学哈佛收藏了崔开源先生的著作《幸福的智慧》
fanghua • • 66526 次浏览近日,新浪网读书频道发布了崔开源先生的《幸福的智慧》电子版。这是一部探讨个人幸福问题的系统性论著。该书出版后不久,就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牛津大学保德利图书馆收藏。之所以被世界顶级学术机构重视,其中必有一些缘由。本人仓促阅读后,不揣冒昧,简单归纳一些创新的内容如下:
1、全书贯穿一条主线:善。在开源先生的著作中,“善”是互利,而不是舍己为人。舍己为人是一种高尚行为,但不是“善”。以此为原点,作者推演出各类幸福规则。据此,肯定了人的各种正当追求。承认“福禄寿喜”幸福观、承认“五福”幸福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目”幸福观:福、禄、寿、荣、亲、安、友、乐。显然,包含了“儒、释、道”各家传统幸福观,同时包含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幸福观。因此,是包容百家的幸福观。
2、提出了人生“七德”的概念。个人如何实现人生的八个幸福目标呢?崔开源先生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目标;“善、行、礼、义、信、真、智”。这是在儒家“五常”基础上提出的。在包含了五常以外,又增加了两种品德:“行”和“真”。行,就是实践。真,就是内外一致、表里如一。作者认为:具备了这七种美德,人生就能求得个人生命的圆满。也就是个人独特的幸福。
3、提出幸福的层次性和个人幸福的相对性。作者认为,从个体幸福来看,每个人一生所能实现的幸福是有限的,独特的。都只是“八目”中的某些目标。每个目标的程度也都有限。一个先天没有站立能力的人的幸福内涵,与一个健全的人的幸福在目标上会有所差异。人只能追求其可以追求到的现世幸福。超出其能力和条件范围的目标,是虚幻的、有害的。
4、提出了正确对待各家幸福观的新观点:把各家幸福观看作中药药材。主张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配比。提出“四分儒、三分造、二分享乐、一分道”的观念。认为:在人生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多数人来说,最适宜的幸福观应该是各家思想的混合体。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最重,大约占40%;30%是创造性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应该占20%;剩下的10%应该是宗教思想、神秘主义。并且提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少年儒、青年造、中年享乐、老年道”的思想。认为:青少年时期,大约30岁前,要以学为主,树正气、积极向上,如春天万物。到了30以后,45岁前,要逐步树立自己的思想。学会求知、探索、实践、总结。45-60岁,是中年,开始享受生活。60岁以后,就要过简朴恬淡的生活,归于宗教或自然。
5、上述体系和观点中,随便一个都是创新性的、有鲜明的建设意义的。但作者还不局限于理论探讨,而是直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八目”课题,展开了示范性的探讨和论述。其中不乏有很多闪光的思想。比如,幸福八法印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幸福八法印是作者给大众提供的鉴别正确幸福观的判定指标。通俗易懂又含义深刻。
毫无疑问,上述特点在当今中国思想著作中,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对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具有“诸教归一”性质的精品力作。因此,非常值得用心去读。
-
#1
是奚恺元老师吧?Booth商学院大牛,研究幸福学。。。不懂肿么会搞成崔凯元。。。-_-#Booth商学院大牛,研究幸福学。。。不懂肿么会搞成崔凯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