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益斋铭

gaohao1102  •   •  11355 次浏览

谦益斋铭。惟天之道,好谦恶盈。人其体之,弗瞒弗矜。所以君子,卑以自牧。温恭自虚,以受忠告。大哉易道,洁静精微。裒多益寡,物称其宜。至高者山,至卑者地。地中有山,为谦之义。如处崇高,有而弗居。谦尊而光,卑不可踰。翼翼斯斋,企彼先觉。惟谦是持,俯仰无怍。自视欿然,德业日新。惟克处己,以守其身。朝斯夕斯,持兹勿失。永言谦谦,以保终吉。云间沈度。

4 条回复
  • gaohao1102 楼主
    #1

    程子言箴

    人心之动,因言以宣;

    发禁躁妄,内斯静专。

    矧是枢机,兴戎出好;

    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伤易则诞,伤烦则支;

    已肆物忤,出悖来违。

    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碑刻注释:

    枢机者譬户之轴、弩之牙也。戎是兵戎,好是喜好。程子之意,说凡人所言,必谨其妄出轻发,如弩之发矢,度而思之,务求其中焉。言易则至于狂诞,言烦不免于支离。非圣贤之法言不敢道之于口,所以告来世之君子也。朕因而论之□:凡人所言,必求其合诸道理,准诸经传,然后可以为言也,夫言以文身也。《书》云:惟口起羞。《大学》云:言悖而出者,亦悖而□ 。《孝经》云: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斯之谓也。人之于言,必加谨焉,而人君之言,尤当谨之。先儒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 。人君之发号施令皆言也,令出之善则四海从焉;一或不善则四海违焉。故凡出一言,发一令,皆当合于大理之公。因诸人情之所向背,若或徒用己之聪明,恃其尊大,肆意信口,不论事理之得失,民情之好恶,小则遗当时之患,大则致千百年之祸,可不戒畏之哉?程子之作箴,其用心也至矣,鸣呼谨之。[1]

    白话译文:

    人心的动摇是从语言开始的;

    平息躁动和妄念,内心就可以专注和宁静。

    说话是关键,一句话没说好,就会引起战争。语言能够引起战争,也能带来和平;

    吉凶荣辱,往往是从一个人的说话所招致。

    说话过于简单,就显得很荒诞,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说得过于繁杂,又显得支离破碎,使别人半天不得要领。

    说话太放肆多半与事理相违背。说出一些违背天道的话,应对你的往往也是一些违背天道的话。即发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礼的话,就不要去说。这是训教之言啊。

  • gaohao1102 楼主
    #2

    内静外敬是礼仪的基本规范。外敬是内静的外在体现,内静是外敬的内在基础。


    《敬斋箴》的作者是著名理学家朱熹。他是据张栻的《主一箴》而作,用以阐发自己的持敬理论。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本图的作者是王柏。王柏(1197~1274年),字会之,号鲁斋,婺州金华人。从何基学习,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景定五年(1264年),王柏任丽泽书院讲席。著有《诗疑》、《书疑》等,已佚。明正统年间六世孙王迪裒为其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

    本篇辑自贾顺先主编《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二册(王成儒注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213~219页。



    敬斋箴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甁,防意如城,洞洞属属,罔敢或轻。不东以西,不南以北,当事而存,靡他其适。弗贰以二,弗参以三,惟心惟一,万变是监。从事于斯,是曰持敬,动静弗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以熟,不冰以寒。毫厘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旣沦,九法亦斁。于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


    朱子曰:“周旋中规,其回转处欲其圆,如中规也。折旋中矩,其横转处,欲其方,如中矩也。蚁封,蚁垤也。古语云,乘马折旋于蚁封之间。言蚁封之间,巷路屈曲狭小,而能乘马折旋于其间,不失其驰骤之节,所以为难也。守口如甁,不妄出也,防意如城,闲邪之入也。又云,敬须主一,初来有个事,又添一个,便是来贰,他成两个,元有一个,又添两个,便是参,他成三个。须臾之间以时言,毫厘之差以事言。”

    临川吴氏曰:“箴凡十章,章四句。一言静无违,二言动无违,三言表之正,四言里之正,五言心之正而达于事,六言事之主一而本于心,七总前六章,八言心不能无适之病,九言事不能主一之病,十总结一篇。”

  • gaohao1102 楼主
    #3

    程子视箴
    心兮本虚,应物无迹;
    操之有要,视为之则。
    蔽交于前,其中则迁;
    制之于外,以安其内。
    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白话译文:
    一个人的心原本是清净虚空的,顺应事物的变化而不留痕迹;
    守住本心的要领,就是以看为原则。
    如果一开始就看不清楚的话,内心就要迁移,本心就会受蒙蔽。
    不合礼的不要看,将其遏制于心外,以使心境得到安宁。
    约束克制自己再履行礼数,久而久之心志就能够专一了。

    程子听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诱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觉,知止有定;
    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白话译文:
    人有美好的禀性,本来就是天生具备的。
    知觉(或心)受到外物的诱惑,就会失去其正见。
    卓然而事先能够察觉,就知道应该在哪里停止而有定向。
    抵御抛弃邪念而保持心志专一,不合礼法的无稽之言不要听。

  • gaohao1102 楼主
    #4

    程子动箴
    哲人知几,诚之于思;
    志士励行,守之于为。
    顺理则裕,从欲惟危;
    造次克念,战兢自持;
    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白话译文:
    哲人都知道那些很玄妙的、很精妙的、很精深的道理,因为他们有缜密的、深刻的思考;

    有志之士激励自己的行为、磨砺自己的品行,以守为原则。
    顺理而做,就会从容而宽裕。如果依从私欲,就会使自己面临危险;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颠沛流离之际,都能保持一份善念,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把持住自己,能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习惯和性情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品性。习惯成自然,就可以步入圣贤的境界了。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