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冰雪幻异的旅程 - 第六次不丹之旅

venusbhutan  •   •  13556 次浏览

不丹之旅VI - 东部冰雪幻异之旅 ~ 不丹电视台帕罗办公室 ~ Day 1

第六次不丹之旅的缘起, 是因为我很想去看冬天的不丹, 想看不丹的冬雪, 而且还很想去不丹东部, 看更原始纯净的不丹.

这些年一直跟 Dechen 在谈不丹东部之旅, 但总是各种机缘时间的关系, 就是去不成. 终於今年我刚巧凑得上Dechen 家的家庭旅行, 跟着Dechen 丶Dechen 太太 Nima  和Dechen 爸爸 (Apa), 我们四人一同出发往不丹东部游览.

出发前几天, 帕罗 (Paro) 和首都廷布 (Thimphu) 下了2016年第一场雪, 我以为天气会很冷, 但当我步出机舱, 踏上停机坪, 感觉还好, 不会有刺骨寒冷的感觉.

由机场来到Dechen 家,我刚好赶得上Dechen 家的午饭时间.

住在Dechen 家的好处, 就是可以吃到真正的不丹料理, 辣椒煮薯仔, 青豆煮猪肉, 辣味一点都不手软, 绝对是不丹辣. Dechen 的妹妹Deki 想为迁就我口味减辣, 我叫住了她: "我回来不丹, 就为了你的一手不丹菜, 不要为我改变菜式, 我要吃不丹原味啊!"



不丹家庭一天三餐都是有菜有饭的, 一家人围着火炉边吃饭, 饭丶菜丶碗碟就置在众人面前, 大家互相帮忙传来传去.

不丹人用手吃饭, 正当Deki 和家人在团团转想给我找来餐具, 又给我叫住了: "我跟你们一道, 用手吃饭, 入乡随俗嘛!" 大家下次去到不丹, 试试跟你们的导游一起, 用手吃不丹菜, 包保你有很不一样的不丹料理体会.

饭後来到Dechen 的办公室参观一下, 办公室在Dechen 家大楼里其中一层. Dechen 就在这里回覆我们的电邮, 为我们设计行程, 为我们跟航空公司抢机位, 跟酒店联络给我们拿最好的房间, 安排导游丶司机, 全部工作都是在这办公室进行.



我还是第一次冬天来到不丹, 冬天的不丹农庄, 的确是多了几分沉寂. 田里的土都翻了, 要待春夏之交才再种稻米蔬菜等农作物.



这天的重头活动就是参观不丹电视台的办公室了!

我朋友叫亦琛, 是不丹国营电视台 Bhutan Broadcast Service (BBS) 驻帕罗的唯一一位记者, 我出发来不丹前几天已经联络亦琛, 说要去他办公室拜访他.

由Dechen 家驶车过去, 车程不远, 大约五分钟便来到. 这里是民宅区, 楼宇都挺新, 三丶四层高, 在车路前面, 看出去是稻田.

一下车便见到不丹电视台的招牌挂在民宅的围墙上, 走进庭院, 又见一个不丹电视台的招牌搁了在民宅大楼入口旁的地上.



我们进了大楼, 来到三楼, 左边的房子门口贴了张小型的不丹电视台名牌, 亦琛已在等着我们.

进门见到的是大厅有一张大写字枱, 写字枱两边都有座位, 大大的一部摄录机在写字枱左边近墙有传真机, 枱面有电脑, 还放有一件文件和书信.

亦琛是Nima 的表弟, 是廷布人, 是一名高材生, 中学後到印度升读大学, 主修新闻及传播, 毕业後回到不丹, 顺利地进入不丹国营电视台 BBS 成为记者, 三年前给派驻帕罗, 最初的时候,帕罗就只有他自己一个, 连摄影师也没有, 每有新闻要采访时, 他就要自己扛着摄录机跑出去. 有时他需要出镜报导的话, 就要用脚架定好摄影机, 然後自己拿着收音咪跳进镜头, 对着摄影机自说自话了.

亦琛努力的自己一个人尽跑帕罗新闻一年後, 总部终於派来了一位摄影师, 毕竟帕罗是西部大镇, 是机场所在地, 也是旅客必经之地, 不时有事发生需要报导.

我在端详着亦琛的办公室, 其实是一个家居格局, 只不过是客厅放了一张大写字枱丶电脑丶传真机等等罢, 再说这幢大厦和这个区域根本是民宅, 不是商业地段啊.

“其实这里是我的办公室, 也是我的家啊.”

亦琛家在廷布, 给派驻帕罗, 就要租房子, 电视台让亦琛在帕罗自己找房子, 同时做电视台在帕罗的办公室和亦琛在帕罗的家, 电视台付一部份租金, 亦琛自己付馀额.

“呵呵, 那你每天就不用赶出门上班去啊.”

“而且不用换上goh (不丹男装传统服装), 直接由睡房走出大厅便可以上班, 嘿嘿~”“不怕上司突然由廷布过来找你吗?”

“不会, 他们会先致电我的, 不然我出了门工作, 他们不是摸门钉了吗?”

“摄影师呢? 他过来这边上班吗?”

“不啊, 摄影师自有住处, 工作时, 我们各自驾车, 在现场会合.”

“但这里始终是不丹电视台帕罗的正式办公室, 门外也挂着招牌, 会不会有人摸上门, 要求找不丹电视台呢?”

“有啊, 有人来想出广告, 有人来求助或者投诉. 出广告的, 我会叫我们的广告部接洽, 求助或者投诉的, 我会看新闻价值而作出采访和报导.”

“有跟过国王的新闻吗?”

“有专门的资深记者负责王室新闻的, 做王室新闻很辛苦的, 我们国王十分勤力, 每逢出访国内不同地区, 一大早便出发, 一直走访国民, 每晚到很夜才回去休息, 国王的随员和负责的记者都是一起跟着工作十几小时. 我们的首相也一样勤力, 出访时也是这样的长时间工作, 我也试过去跟, 十几个小时不停的啊.”

时间也不早, 差不多晚饭时间. “今晚过来一起吃饭好吗?”

“好啊, 其实我常常过来Dechen家吃饭.” 怪不得Dechen的女儿跟这位表舅父玩得很熟.

不丹生活体验 ~ 停电

我们回到Dechen 家已经入黑了, 天黑更冷, 我们都聚在火炉前聊天. 突然间, 全屋的灯和电器都停了.



“停电吗?”

“是啊.”

“常常这样吗?”

“也不是, 冬天偶然会停电, 冬天没有火炉的家庭, 会用电炉取暖, 耗电太大, 负荷不来, 就会停电. 别担心, 很快就会恢复供电.” Dechen很轻松的笑着一边答我, 一边在黑暗中从抽屉取出电筒放在桌上.

厅里其他家人也悠悠的各自拿出手机亮着, 小孩子继续玩耍, 完全不受影响, 只有我一个神经兮兮的走来走去, 不知想张罗甚麽. 其实不丹人小时候也没有电力, 就算有, 供电也十分有限, 家中大厅可能只有天花吊下来的一颗灯泡, 微弱地照着一家人在吃晚餐.

客厅有火炉, 停电也不会冷着. 我探头出去窗外看看, 旁的邻舍丶村落和镇中心都没有了灯光, 全个帕罗镇中心只有帕罗大宗和帕罗宗还有灯光照着.

“帕罗大宗和帕罗宗是用另一条电缆, 所以民居停电, 他们也不停电的.” Deki在旁给我解说.

大家继续如常聊天, Deki 和Nima在电话的光线下继续给我们预备晚餐, 果然五分钟後, 家里的灯就突然恢复过来, 一切又回复正常.



Deki 和Nima端出晚餐, 我们就围在火炉前吃晚餐. 吃完晩餐大家就回房了, 因为还要收拾明天出发到东部的行李.

3 条回复
  • venusbhutan 楼主
    #1

    不丹之旅VI - 不丹冰雪幻异东部之旅 ~ 廷布市中心 - 白雪下的 Dochu La 多楚拉隘口 - Day 2 - Part 1 - 2016 Jan to Feb

    我这趟旅程有九天, 目的地是不丹东部, 但因为往返不丹东部的车程很长, 由帕罗去到东部城镇蒙加 Mongar 要三天车程, 回程又要三天, 其实可以留在不丹东部的时间也只有三天.

    我们第一天的旅程就是由帕罗出发, 经廷布 Thimphu, 去到不丹西部最近中部的大城镇普那卡 Punakha.

    这天天色很好, 路面状况亦佳, 一小时车程我们已经来到廷布外围. 这是我第五次来到廷布, 每次都观察到廷布市一直向外扩张, 在廷布市的外围不断有新的房舍建成.



    廷布市越来越多落地玻璃揉合不丹传统建筑规格的新商用大楼落成, 实在是举世无双的新旧融合建筑风格, 是否有品味就见人见智, 不过就的确看到不丹国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决心和坚持, 另一方面也见到西方文化、价值、技术的渗入.

    廷布的出租车站等满了等客的出租车, 在不丹出租车主要是载客到国内不同城镇, 通常司机会找够四个客人去同一个城镇才会开车, 而车资就当然是逐位计算.

    我们来到廷布市中心, Dechen 要去银行处理公司的汇款事宜, 我和Nima就去菜市场, 今晚我们会去到Nima在普那卡的娘家投宿, 所以我们在廷布的菜市场买多些蔬菜, 今晚做饭用.

    以前廷布的菜市场叫 "Weekend Market" (周末市场), 是一个大露天市场, 星期六、日才有市场, 我六年前第一次不丹 (2010年), 廷布的菜市场已经革新成为这个两层有盖的 "百周年农贸菜市场" (Centenary Farmers Market), 现在每星期三至星期日营业, 大家有机会要去逛逛, 可能你会觉得还不是菜市场一个罢, 但看菜市场是一个了解当地民生的好方法, 大家要去试试.



    廷布市最中心的地带其实地小路窄, 兴建的当年没想过人口密度会长到这么高, 也没想过会有这么多车辆嘛, 所以廷布近年有交通挤塞的问题, 而且市中心缺乏泊车位. 就像这天, Dechen 驾着车, 左转右转, 在市中心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车位, 最后也要在较远的位置才可以把车子停下.

    在市中心泊车是要付泊车费的, 不过廷布街头当然没有泊车咪表, 廷布市政府有派员在廷布街头负责收费, 还有单据, 我们泊不过半小时, 收费 Nu 10, 约等于15美仙.



    办好货, 我们便上车出发了. 车子走离开了廷布向东行, 路越行越斜, 越行越高, 不一会, 我们见到有沿路有雪了.

    "雪呀! 雪呀!" 有一个少雪的南方傻人兴奋地叫着.

    不一会, 我们的车子便来到 Dochu La 多楚拉隘口了, 隘口在不丹宗喀语中是 "La", 英语是 "Pass", 是狭窄而险要的两山交会之处. 隘口都位置山上高点, 气温较地面低得多, 所以就算不是下雪山, 只要之前下过雪, 隘口上的积雪也不会太快融掉.



    "雪呀! 雪呀!" 来自亚热带的南蛮妹已急不及待的跑上积雪的山坡上, 好不兴奋.

    "下雪呀! 下雪呀!" 有一两颗小雪花飘下来落到我掌心. "你看, 雪来的啊!"

    Dechen 看看我, 开口嘲道: "是在树上晾着的雪, 刚刚给风吹下来而已."

    其实我也知道雪花只是从树上给吹下, 不过我实在很想见到下雪啊: "我说是下雪就是下雪!" 我嘟着嘴, 坚持地说. Dechen 微微的笑着哄我: "好了, 好了, 下雪的, 好吧?"

    等待在不丹赏雪已经等了六年, 今次终于有机会, 实在好美~

    年纪比我小得多的 Dechen 夫妇只得像放着女儿跑出去玩耍跟着我后面, 准备在我滑到的时候随时救援.




    老板娘 Nima 就陪着我走, 怕我不惯在冰雪表面走路, 容易滑到.

    Dechen 担心着赶路时间, 不断在催我要走了, 我就完全不理他, 自顾自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Dechen 也拿我没办法.



    "你们不要笑我少见雪大惊小怪, 我生于亚热带南方地区, 很少有机会见雪的."

    "我明白啊, 你见到雪, 就像我们见到海一样, 一样是舍不得走啊." Nima 对上次泰国海滩之旅很难忘. 不丹是在高山的国度, 这里当然没有海, 连大一点的湖或者阔一点的河流也没有, 不丹人不似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人, 常常有机会看海, 所以Nima很明白我在雪地恋恋不舍的感觉.


  • venusbhutan 楼主
    #2

    不丹之旅VI - 不丹冰雪幻异东部之旅 ~ 切米拉康 Chimi Lhakhang 求子庙 - 不丹农宿宿一宵 Farmhouse Homestay - Day 2 - Part 2 - 2016 Jan to Feb

    我们的车子驶离多楚拉隘口, 沿路所见仍是美丽的雪景. 车子沿着山路渐渐向下走, 雪就渐渐的少了. 横贯不丹全国东西的 "公路" 就是这个样子, 窄窄的, 连着山路而建九曲十三弯.



    我们本来想去距离多楚拉隘口半小时车程的 Lamperi 的皇家植物园 (Royal Botanical Garden) 野餐, 不过因为这天天气不好, 多楚拉隘口比我们想象中冷, 在附近好的Botanical Garden 不了多少, 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前行找适合的野餐.

    因为我在多楚拉隘口待久了, 而且我们又跳过了皇家植物园继续往前找适合野餐的地方, 时间已经下午二时, 相信阿爸肚子已经很饿了~~ 对不起啊阿爸~ 女儿太贪玩了~ 呜~

    车子驶了差不多一小时, 已远离多楚拉隘口的寒冷高山地带, 渐渐进入和暖的 Wangdue Phodrang 地区, 突然阿爸叫停了 Dechen, 原来阿爸找到个午餐好地方.

    这里是在斜坡上一小片平台, 刚好可以挡着大风, 又不怕公路上的沙尘. Dechen 和 Nima 熟练的从车尾箱拿出多个盒子、篮子、瓶子, 我和阿爸帮忙着, 一起往小平台走下去.



    这个竹篮是不丹很流行的家庭野餐篮, 是传统款式, 但古今皆宜, 很多家庭家中都备有一、两个, 要外出野餐时, 会把保温瓶、饭煲、保温食物盒、碗碟、餐具、热水瓶、纸巾等物放进去, 十分方便.


    不丹人没有外出用膳的习惯, 长途旅程中, 沿途不一定有餐厅, 不丹人习惯如果要长途交通的话, 会尽可能准备食物. 所以之前一晚Deki 和 Nima在给我们做晚餐时, 特别加大了份量, 好等我们有足够的食物带上路, 到午餐时间就可以拿出来吃. 由于车里狭少, 不丹人不会挤在车里进餐, 所以就会在沿途找空地开餐.

    我身住香港, 很少机会野餐, 每逢去到不丹有机会野餐就异常兴奋. 这餐不算正式的野餐, 如果是正式的不丹家庭郊游野餐, 不丹人还会很雅致地搬出家中的地毯, 带来铺着坐.



    其实Dechen家本身不太吃蛋的, 但不知何解, 阿爸多年以来都认为我很喜欢吃蛋, 所以总会叫 Deki 和 Nima为我准备蛋做的主菜. 嗯, 不丹人做的蛋菜式, 仍免不了会下点辣.....



    饭后我们继续前进, 大半小时后, 我们来到Punakha 地带, 这里会见到较多的民居的墙身上画有阳具图案, 因为这里非常接近不丹阳具崇拜的发源地 Chimi Lhakhang (切米拉康庙).



    我们的车子驶到切米拉康庙下面停下来, 阿爸收拾好拜祭的用品, 然后用他的围巾将拜祭用品打包, 阿爸是传统老一辈不丹人, 他说今天要让我们认识一下这样才是携带供品的正式方法.



    六年前我第一次来参观切米拉康, Dechen 的哥哥 Chencho 带我走过一大片稻田才到切米拉康, 今天上切米拉康的路已铺得整整齐齐.



    "嗯, 那些稻田都给移平了?"

    "唔, 政府收购了农地, 然后铺了上切米拉康的路." Dechen 说.

    不一会, 我们来到切米拉康前的大转经轮, 我们跟着阿爸的脚步, 入内一面推着转经轮, 一面念着佛咒转三个圈, 才走上庙前.



    切米拉康 Chimi Lhakhang 是为了纪念 "疯癫圣僧" 竹巴衮列降服在多楚拉隘口作恶的女妖而建的.  "疯癫圣僧" 是不丹最尊敬的圣人之一, 他行事似是癫三倒四, 胡胡闹闹, 但法力高强, 以胡闹、轻松、世俗的方法去导化世人, 将佛祖的真理传开. 据说不丹国兽 "四不像" 羚牛 (Takin) 也是因为 "疯癫圣僧" 酒后胡闹, 而创造出来的动物. 所以切米拉康亦被称为 "Mad Man Temple".

    进入庙前有个佛塔, 跟不丹所见的其他佛塔略有不同. 不丹一般佛塔的墙身是白和橙红两色, 但切米拉康庙前的这个是白、橙红和灰黑色的. 据说当年这一带有女妖横行, 给疯癫圣僧竹巴衮列封印在这个佛塔之下, 所以这个佛塔就有灰黑色.



    切米拉康是全不丹最出名的求子庙, 这也是源于"疯癫圣僧". 据说竹巴衮列降魔伏邪所使用的不是别的法宝, 而是用他的阳具, 于是在不丹地区发展出阳具崇拜的文化, 也从阳具崇拜衍生出阳具有助求生育的愿望灵验, 传说里不育夫妇来到切米拉康, 接受祝福, 并留宿一夜, 回去之后, 很快便会有好消息.

    直至现代, 据说仍有很多不育夫妇来到求子, 十分灵验, 也有不少怀孕的妇女为腹中孩子祈福, 也有不少人带初出生的孩子来接受祝福. Dechen 曾带一对新加坡夫妇客人来切米拉康求子祈福, 果然回到家后不久便有好消息, 几年后还找Dechen带他们回切米拉康还神.



    不信真的这般灵验? 看看这位美丽的台湾妈妈的不丹游记 - - > http://purplesummers.pixnet.net/blog/post/31826101 , 她是Dechen 的客人, 我是很偶然在论坛见到她的游记, 她说本来没打算生孩子, 怎知去切米拉康回来不久, 就怀了孩子, 我猜这个故事连 Dechen 自己也不知道.

    切米拉康面积很小, 不过在不丹的声名和影响就很大, 不丹的阳具崇拜文化, 是有其佛教典故的, 大家别再误会不丹性开放了, 拜托~

    切米拉康内庭只有一进, 就是这个狭小的内庭, 大殿正门不大也不特别堂皇, 与早晚课用的僧舍只有几步之遥.



    正门进殿, 殿内其实也只有左右两厅, 地方不大, 进门的右厅主要是看壁画, 在左面的厅是主神龛, 跟其他不丹寺庙一样, 是供着佛祖、夏宗法王和莲花生大士. 在这里求子祈福, 大喇嘛会取出木阳具轻敲祈福善信的头, 为善信念经后, 再用象牙敲善信的头, 然后叫善信掷骰子, 有点像南方华人掷圣杯的概念, 掷出不同的点数, 会代表好运或者恶运.



    不丹人到正式场合和进入Dzong (宗) 时, 除了要穿传统国服, 男士还要披上围巾, 女士要在右肩搭上红布条 Rachu. 今天我们只是普通宗庙拜祭, 就不用披围巾.



    切米拉康在山丘之上, 从山下看下来, 就可以看到普那卡地带的地貌. 庙外一幅大草地, 切米拉康庙本身不大, 只有一个不大的大殿, 大殿连接着一个回形的僧房, 这边的僧房主要作早晚课之用.  大殿外的四个角落都由檐篷挂了一串这种东西下来, 是把雨水引到地面的装置. 主殿和内庭地方狭窄, 僧人们是住在主殿后面的僧房. 看着去其中一间僧舍, 见到里面的陈设可能是他们的饭堂或者起居室.



    离开切米拉康之后, 我们便开车前往 Nima 的娘家, 这天晚上我们会在她娘家借宿一宵. Nima 的娘家在 Punakha 附近一小时车程的农村 Dakawa. Nima 小时候, Dakawa没有车路连接, 要步行出村外, 再走到大路, 然后一路步行出 Punakha 镇中心, 而且那时候没有横跨 Punakha 河的桥, 他们要出 Punakha 镇中心就要绕道步行到很远的地方才有桥过河, 所以由家里要出 Punakha 镇中心往往要用上半天, 然后要再出首都廷布的话, 就要花上一天时间.

    虽然现在 Dakawa 已经有车路, 不过路面也是凹凸不平的泥路, 我们入了黑之后才摸黑到达Nima的家.



    Nima的爸爸闻声下楼来接应我们, 不丹的农村里当然没有街灯, 路也不平滑, 我们靠车头灯看路泊车, Nima 爸爸帮忙指引我们到泊车的位置. 安顿好车子, 要搬卸行李, 反正阿爸和Dechen也不让我帮手搬行李, 我挽了两件轻便行李便上楼去看Nima 妈妈.



    Nima 的妈妈 Ama Dema 在我第四次不丹之旅时已经见过我, 这次我来她家里留宿, 她很开心, 阿妈的气息精神很好, 我也很开心又再见到她.



    Ama Dema 家是传统不丹农舍, 地面层是养牲口的, 爬一层楼梯, 来到睡房, 然后再上半层是洗手间和储物空间, 又再半层是大厅、厨房和睡房. 洗手间是近年新建的, 以前的不丹农舍里, 没有洗手间, 像Dechen以前的家, 洗手间是建在农舍外, Dechen小时候甚至根本没有洗手间, 要解手时, 便自己走到田野里去解决.



    Dechen 他们提着行李, 陆续来到大厅.

    "你第一次到农舍吧." Dechen帮我翻译着阿妈的说话.

    "嗯, 不是啊, Dechen家以前也是农舍啊." 我想一想, 再说: "不过在农舍睡觉就是第一次." 说来原来, 我六度来到不丹, 常常在 Dechen 的农舍团团转, 却一次也没有在农舍渡宿.



    我们在大厅坐下来休息, 这里是Nima的家, 她就跟她继父在大厅外为我们准备晚餐. 我、阿爸和Dechen算是客人, Ama就在大厅跟我们聊天 (其实是跟Dechen 和阿爸聊天).

    不丹人家每当有客人来访, 一定会为客人滚热的奶茶, 不丹奶茶跟港式奶茶差不多, 也是茶加奶加糖, 喝下去挺不错, 大家有机会要试试.

    除了奶茶, 不丹人一定会为客人端上不丹式饼点, 例如像个汉堡包般大的米饼, 其实米饼中间完全中空, 只不过是虚有其表的一个很脆很油的大泡泡而已, 不过我仍是嫌太油太腻.

    "你怎么不吃?" Dechen知道我很乐意尝试不丹的每样事物, 所以他看出端倪.

    "太大了, 我怎么吃得下一个?"

    "你可以掰开米饼做几小片, 然后只吃几小片呀!" 我觉得Dechen只是把最后两只字 "傻人!" 吞回肚中.

    Ama还拿出炒米给我们吃, 炒米又是最经典常见的不丹款客小食, 看上去像我们早餐的卜卜米, 不过没甜米, 而且还挺黐牙的, 我就只吃几口以示感谢好了.



    不丹农村人闲来没事, 串门子是日常消闲活动, 阿爸本身很健谈, 坐下来跟Ama俩姻亲谈过不停.

    不丹农村的客饭厅中央通常都装有火炉 (Bukhari),  烧柴的, 可以保持室内和暖, 冬天大家就一定围着火炉取暖、谈天、吃饭, 同时可以在炉上烧水煮食或者让食物保温, 火炉上的烟囱把烟直接排到屋外. Ama 就一面跟我们谈天, 一面煲水, 一面加柴.



    不一会, 晚餐已经准备好, 我们在客厅准备开饭.



    不丹菜其实都主要是蔬菜和辣椒, 肉类较少.



    这是Shamu Dazhi, Shamu 是不丹宗喀语中的菇类, Shamu Dazhi 即是芝士菇辣椒的意思.



    我昨晚吃饭时我吃多了绿豆, 不想Dechen竟然有留意, 今早我们和他分头行事时, 他去完银行后, 走了去买绿豆, 凑巧我和Nima也买了, 于是这天晚上我们有很多很多绿豆做晚餐. 哈, 又没想到, 木纳的Dechen会这么细心.



    入乡随俗, 当然是用手吃饭才有不丹风味.



    晚餐后, 住在隔邻的邻居过来串门子, 大家围坐在火炉前.



    不丹农家传统在晚饭后, 特别有客人来的时候, 会为客人端来自家酿的 Ara 酒, 这晚Ama就以不丹习惯, 把酒入蛋煮热, 再以小碗分给我们. 我是一点酒都不能喝的, 拿了Dechen那一碗到鼻子前轻轻吸一下, 哗, 一股酒精气吸进来, 酒精度很高呢.



    本来大家怕我住不惯, 一早预备好, 我和Nima 到一楼小房间里睡, 里面特别安排了床铺, 不过我想跟大家一起过农家生活, 于是就跟一般不丹农家一样, 把所有床褥被铺都铺在客厅地板上, 我跟大家一字排开的睡在地上.



    准备好就钻进被窝里, 需要天气寒冷, 盖着厚厚的绵被, 倒也和暖.



    大厅关上灯, 大厅黑起来. 我拉着绵被密密的裹着自己, 倒也不觉冷, 不过我就是转来转去睡不下.

    "冷吗? 够暖吗?" Nima 察觉我仍睡不着.

    "嗯...... 那是甚么声音呀?" 我就是总听到屋外有点弱弱的叮叮声响, 是甚么呢?

    "那是外面马棚马儿身上的铃所发出的声音, 系着铃, 如果马儿走失就较容易发觉." Nima 小声的答.

    我就在漆黑中和那延绵不断的轻轻叮叮声响下蒙眬中睡着了.

  • venusbhutan 楼主
    #3

    不丹之旅VI - 不丹冰雪幻异东部之旅 ~ 帕勒拉隘口 Pele La ~ 成德布吉佛塔 Chendebji Chorten ~ 永同拉隘口 Yotong La ~ 布姆塘 Bumthang - Day 3 - 2016 Jan to Feb

    农家人早睡早起, 阿爸晚上八时许就会开始打瞌睡, 清晨四时许便醒来, 农家人是按日出日落作息嘛. Dechen 和 Nima没那么早, 通常早上六时许、七时才起床.

    大家怕我不习惯, 打算让我多睡一些, 不过我听得阿爸和Dechen起来, 就好奇不愿睡了. 伸头出窗外, 大白天下, 终于看清楚村这不丹农村的模样.




    早餐后我们便带着行李下楼准备离去, 男士们在忙着搬运行李上车, 准备出发, Nima 就陪着我在村子里散步. 村头有个自来水水龙头, 当然是近年才有的事物, 现在有好些农舍里都有自来水, Nima家也有了.


    Ama 的村子人人务农, 农田就在自家门前.




    不丹人在自住的楼房旁还会有农用的小房, 上层放稻草、粮食、壳物, 下层养牛、马、鸡等家禽家畜, 可以取牛奶、鸡蛋食用, 牛可以帮忙耕田, 马可以帮忙运输.

    后面就是Nima的老家, 这位是邻居的男孩Sangay, 他今年11岁, 不丹实行英语教学, Sangay 跟我英语交谈没有问题, 他正在放寒假, 日常上学要步行一小时才由家里去到学校~



    在村子里漫步了一会, 也差不多是时间出发, Ama 和邻居都出来给我们送行~



    我们继续往东行, 花了四小时由Punakha 的 Dakawa 去到进入不丹中部范围的帕勒拉山口. 路越走越高, 开始见到漫山遍野都铺满了雪的景色~



    我们来到 Pela La 山口, 在这里, 我们见到 yak 牦牛, 平常不易见到, 不过在 Pela La见到的机会很高, 我每次经过Pela La都见到.





    帕勒拉山口 Pela La 有一个大佛塔, 而且山口挂满彩幡旗. 不丹人喜欢在有风的高处挂彩幡旗, 所有山口, 包括Pela La都是挂彩幡旗的好地方.





    帕勒拉山口最特别是有这家草屋, 有户人家卖一些不丹传统服装, 虽然帕勒拉山口是游客入不丹中部必经之路, 这家店卖的货品并没有针对游客而设, 所卖的不丹服装也是很普通、平民的款式. 不知是不是我们经过的那天太冷, 那天店家没有开门营业.



    整个帕勒拉山口都没有其他人, 甚至没有其他车经过. 这次旅程, 每到山口 (或称"隘口", 英文是 "Pass", 不丹话是"La"), 就能看到美丽的雪景~



    我觉得过了 帕勒拉山口, 去到通萨  ( Trongsa) 之前, 这段平原雪景, 是不丹东西公路其中一段最美景色, 夏天如是, 冬天雪景亦如是~

    "Pela La与Trongsa这个地带, 人称"东方瑞士"啊!" Dechen向Nima介绍着.

    "啊!" Nima 微微惊讶又高兴.

    "不过这个称呼也止于不丹之内, 去到国外, 好像没有人会这样形容啊." Dechen 笑说.

    "噢!" Nima 又好像有点点失望.



    车子由帕勒拉山口又再驶了一小时, 来到 , 这里是不丹少有的尼泊尔式佛, 也是我们这天午餐的地方.



    由于风实在太大, 我们匆匆用完餐就要快快离去.



    再驶车一小时, 我们就见到通萨宗 (Trongsa Dzong).



    我们经过通萨镇中心, 不过我们没时间停下来, 因为这时已下午近四时, 我们要赶快去到我们今晚的度宿的地方布姆塘 Bumthang.



    通萨和布姆塘之间的公路东程约两个小时, 我们离开了通萨之后, 路又再次越走越高, 积雪越来越厚, 路上的雾也开始浓, 幸好几乎没有遇上迎头而来的车.



    继续前行, 我们终于在下午5时驶经入到布姆塘地区前的永同拉隘口 (Yotong La), 这时天色已渐暗, 路上给大雾包围, 路湿地滑, 我们的车子也要驶得小心奕奕, 而且还要赶在天黑前入布姆塘, 所以我们就没有下车游玩.



    晚上6时许, 天色已黑, 我们终于赶抵 Bumthang。


    我们来到 Hotel Ugyen Ling, 气温只有摄氏3度, 我们在寒风中搬卸行李, 赶快冲进酒店大堂.

    在接待处完成登记手续后, 服务员请我们顺道点餐, 我们还可以选择在餐厅吃晚餐, 或者由服务员把食物送上房间. 因为赶了两天路, 也没有好好坐着吃过一餐, 我们就决定下来餐厅好好的坐着吃.

    接着服务员帮着我们一行人推着行李到房间, 由于风很大, 在通风的走廊走到房间也冷得牙关打震. 来到房门前, 服务员帮我们打开房门, 一股暖流迎面上来, 原来酒店服务员已预早在我们的房间帮我们升起 Bukhari 的炉火, 我们一进房, 房里已经暖烘烘的. 好贴心的服务啊!



    由于外面实在太冷, 房间又宽敞又温暖, 我们又实在太累, 于是我们决定请服务员把我们的晚餐直接送进房里.

    大家留意到晚餐中有碟饺子吗? 不丹人叫饺子做 momo, 跟中式饺子差不多, 干吃的, 可点猪肉、牛肉馅料, 素食者可点芝士做馅料, 不丹很多餐厅都有售, 吃不惯不丹食物的话, 大家可以问导游可否请餐厅改上饺子, 非常合华人口味, 我每次不丹的旅途中总会点来吃吃.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