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了解的都是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的,而不是对象的真实本体。z
dnegel • • 54031 次浏览常看到有人用一种玄秘的口吻来谈到康德的“物自体”,不但把那“物自体”说成是一种幽灵式的人们难以认识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个概念本身渲染成很难理解的对象。
其实,对于康德的“物自体”的误解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初黑格尔就曾莫名其妙把康德的“物自体”猛批了一通,他不但把当时社会上形而上学的衰败归罪于康德,甚至认为康德对于感性经验的强调以及康德的“物自体”的概念的通俗性使得人们只重视感觉,只追求社会流行的事务,和表面上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各种享受而忽略对抽象的,永恒的,和深沉的对象的追求。
但是,如果我们把黑格尔所批的内容与康德的哲学内容对比一下可以发现,黑格尔其实既冤枉了康德又没有冤枉康德。说他冤枉了康德是因为他所批的根本不是康德的哲学!康德虽然强调经验在思维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从未否认抽象思维存在的必要性,就好比物理学家在告诉我们说苹果是由原子组成的同时并没有否认苹果的存在一样,而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本身也不是他的全新的发明,而是笛卡尔,休谟对于人类的认识只局限于现象的说法的理论升华而已,而这种思维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远古的希腊哲学。
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我们所了解的都是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的,而不是对象的真实本体。
但另一方面,黑格尔也没有完全冤枉康德,因为根据黑格尔的描述,在他那个年代,出现了前面提到的“跟着感觉走,追求社会流行的事务和表面上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各种享受而忽略对抽象的,永恒的,和深沉的对象的追求”,我相信黑格尔的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
今天还不是一样吗?今天人们之所捧黑格尔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说他历史知识渊博,今天用历史知识渊博来衡量一个人的深度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正统模式。这不正是黑格尔所说的“given up this science in exchange for feelings, for what was popularly matteroffact, and for historical erudition”吗?
当然,只有在这些现象与康德的理论之间有关系的时候才能说黑格尔没有冤枉康德。那么这种社会性的浅薄与康德的理论有关吗?
如前面所述,这种社会性的浅薄根本不是康德所宣扬的,康德甚至因为强调抽象思维的重要性而宣称哲学是学不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建立起一个人自己的哲学,而且康德本人也绝不象那位诺别尔奖得主萨特尔一样是一位追求世俗浮华的人。但是,单凭这一点就能说前述的社会肤浅与康德无关了吗?还不能。因为一个理论形成后它的实际价值还在于我们的解读。
尽管康德的理论不但不是宣扬浮浅而是反对浮浅教导深刻的,但是很显然,黑格尔认为他的理论导致了人们的肤浅,理由是康德强调经验的重要,大家就都只重视经验而忽略了抽象,而康德宣称有“物自体”所以大家就认为在我们看到的世界背后存在一个玄秘的世界,因而纵容了不可知论。
那么黑格尔这种指责合理吗?是否为张冠李戴,把和康德无关的现象硬套在康德的头上呢?这就回到了本文一开始提到的话题:当今常有人对于康德的“物自体”的错解。很显然,他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玄秘的存在,一种传奇式的幽灵。而这种态度恰恰就是导致黑格尔当初批康德的原因。
详细资讯可以参考康德的《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dnegel 楼主#1
唉西人罗嗦。
“道可道,非常道。色即是空。”足已。
西人罗嗦。
“道可道,非常道。色即是空。”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