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儿背唐诗

侠气与醉狂  •   •  60063 次浏览

小女两岁,自从1岁半开始会说成句的话,着实让人怜爱。

有一天给她读《咏鹅》,读了几遍后,她嘻嘻笑着开始跟着念,让我心头一动。就问她:宝宝,你会背了吗?出乎意料的,女儿竟然一字不拉地背了一遍,虽然咬字还不甚清晰。

大喜,此后就教她其他容易背的唐诗,比如《春晓》,《静夜思》,《红豆》,《登鹳雀楼》等五言绝句,还有《望庐山瀑布》这样的简单七言律诗。基本上每天都能教会一首。现在叫她背试,能一口气背出好几首,背完了还抬起小脑袋,笑盈盈地问:“还有呢?”

不知道两岁的小脑袋里,对这些唐诗的理解是怎样的?希望她长大后,看到月亮,能想起“举头望明月”, 看到红豆,能想起“此物最相思”。

 

4 条回复
  • 走走
    #1

    我闺女也是不到两岁我们教她背诗也不是一句句教,因为她不太喜欢模仿
    我们就大人在她旁边念,她自己玩别的
    念多了她就记下来了,小孩子的机械记忆力是非常非常牛的,她们完全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也可以轻松记下来

    到28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背20首了,9首5言,11首7言。都是脍炙人口的诗。

    再后来一阵她就突然不爱学了,大人背她也不听了,让她背她也不背了。我觉得可能长大了,兴趣跑到别的去了。就不强求了。

    现在30多个月了,那20首诗估计一半都记不得了。而且我相信我们如果不再重复,她应该会忘得一干二净了。也不是一句句教,因为她不太喜欢模仿
    我们就大人在她旁边念,她自己玩别的
    念多了她就记下来了,小孩子的机械记忆力是非常非常牛的,她们完全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也可以轻松记下来

    到28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背20首了,9首5言,11首7言。都是脍炙人口的诗。

    再后来一阵她就突然不爱学了,大人背她也不听了,让她背她也不背了。我觉得可能长大了,兴趣跑到别的去了。就不强求了。

    现在30多个月了,那20首诗估计一半都记不得了。而且我相信我们如果不再重复,她应该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 hh0nn
    #2

    羡慕。。我家说话晚,不过现在也是尤其喜欢古诗,念起来可开心呢 我家说话晚,不过现在也是尤其喜欢古诗,念起来可开心呢

  • bluebell
    #3

    赞! 可以讨论下读诗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哪些我的闺蜜是以前国大中文系的,说自己两岁就会将近100首诗,她妈妈是语文老师,要求她背的。现在想来觉得啥用也没有,只有一条好处,就是长大时学校要求背诵时,不用花时间背了。当然这只是调侃。

    我自己觉得背诗增强孩子记忆力! 这绝对是没有质疑的。我的闺蜜是以前国大中文系的,说自己两岁就会将近100首诗,她妈妈是语文老师,要求她背的。现在想来觉得啥用也没有,只有一条好处,就是长大时学校要求背诵时,不用花时间背了。当然这只是调侃。

    我自己觉得背诗增强孩子记忆力! 这绝对是没有质疑的。

  • 侠气与醉狂 楼主
    #4

    知乎上有一个回复,我觉得很好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309580

    mu peng,软件架构师,新加坡

    4,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

    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

    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

    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

    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309580

    mu peng,软件架构师,新加坡

    4,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

    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

    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

    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

    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