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新加坡的华校生吗?

山水  •   •  34 次浏览

最近有次坐公交车时,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六七十岁的老人,在WhatsApp里用中文聊天,而且是手写输入法。突然感觉有点奇怪,本地人用WhatsApp都是英文,而中国人都是用微信。于是好奇地瞟了一眼,看到群的名字叫XX中学XX级同学。刹那间明白了,他就是传说中的新加坡老一代华校生。

上世纪末初来新加坡,已经感觉这里是个英语一家独大的社会,那时候就觉得本地人之间说英语是理所当然的事。还记得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在阶梯教室里找到自己班级的位置坐下,跟周围的人开始认识。其中有个同学叫Samuel,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说他父母是华校生。这是我在二十多年里唯一一次在生活中听人提到华校生这个词。虽然在报纸电视上偶尔看到,但生活中就听到这一次。

直到今年,一下子接触到三次华校生。坐车这算一次。第二次是不久后在国家档案馆,有个80年代华语喜剧电影的展览,旁边有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在卖相关的书。他是80年代最后几届华小生,聊起来说到当年进入中学,一下子所有课程都变成英文了,包括他在内很多同学实在跟不上,上完中学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失业在家,没事做就帮朋友在这里看摊。第三次是在晚晴园听华文导览,结束后跟导游聊了一会儿。他是德明政府中学毕业的,考到新加坡大学。一开始很痛苦,因为之前上了十几年学都是华语教的,一下子切换到英语,上课听不懂。我笑了,跟他说我也是上了十几年华语教的课到NUS突然切换到英文,我太理解你了。

联合早报》的发行量曾经长期高于英文《海峡时报》,现在想来,每天买联合早报的人,应该都是当年的华校生,我这层楼就有两个这样的邻居,只是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从网上查到,60年代新加坡华校生还多于英校生。这些人到90年代应该正值壮年,可是在社会中完全没有存在感。以至于在新加坡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开始关注这个话题,才发现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人。边缘化的威力如此巨大,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Samuel那句话,当时也没有太留意,许多年后想来才明白,那意味着他们家里是说华语的,也许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就是因为跟中文的人有亲近感?那时候在校园里经常能听到本地学生说话中英夹杂,当时只把它作为一件搞笑的事情。直到我儿子现在也是这样说话,才明白这背后的意义。他们那样说话,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说华语的,就像我们一样。而新加坡更年轻的一代,说话已经不夹杂中文了。我预感到我的孙辈将来也会这样。

39 条回复
  • yanr001
    #1

    华文特选学校,就是在李关闭了华校后,搞出的低配的替代产物但是不能从意识形态和中政治上影响新加坡大局。
    华校在新加坡历史上的毫无疑问第一名的话题,没有之一的,就是南洋大学被关闭。

  • 山水 楼主
    #2

    我正巧这几天在看郭鹤年的回忆录他其实不算华校生。他家虽然是第二代移民,父母都是在中国出生长大到新加坡,但是他父亲做生意发了笔小财,所以一开始就把兄弟三个都送到英校。他大哥完全不会华语,也不认识汉字。二哥虽然是马共,但却是马共高层里极少数的受英文教育者。郭鹤年自己英校高中毕业后上过一年多的华校,然后就去了莱佛士学院,跟李光耀是校友。

  • yanr001
    #3

    郭鹤年是英华混合,跟李光耀是校友没错,但那时候很多新马精英都是读来福士书院的而且他非常反对李光耀那套精英主义政策。
    他妈对于1950前的老毛十分欣赏,而痛恨同期的老蒋。
    他自己对他妈又特别敬重。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他非常痛恨洋人对华人那种歧视,虽然亲商不从政,但还是保持了华校生的很多品质,而不是当初新加坡成长起来的所谓城市的,海峡殖民地子民的那种亲英做派。

  • yanr001
    #4

    郭鹤年绝对是东南亚地区除了早期陈嘉庚之外,中国大陆政府评价最高的外国友人陈嘉庚比李光耀时代早,不然也会是李打击的对象。

  • yhtxc
    #5

    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大前提下,亲共可没有好下场看看苏联的那些小弟就知道了,到最后都是翻脸大打出手。

  • yanr001
    #6

    只能说70年前成立的pap在那个时代跟亲共派斗争中胜利了而再往前几年在中国战场上,结果是相反的。
    胜者为王而已。

  • #7

    最大的邪教,没有之一。

  • yhtxc
    #8

    亲共派就算胜利了,后续还是一地鸡毛

  • #9

    编继续编 随便看点奇葩文章就觉得自己对历史了如指掌了?

  • yanr001
    #10

    你不了解就别说了郭鹤年当初就是秘密帮助大陆跟巴西买大宗商品,在杭州开始第一次投资大陆地产,后来通过香港嘉里集团开始大量投资大陆地产包括北京国贸,香格里拉和金龙鱼等等,这都跟中国政府的亲密接触有关。包括是邓爷爷最后一个公开会见的外国友人。
    传记里自己明确表示了痛恨英国人的歧视,已经对精英主义的反感。
    马云控制的香港南华早报也是从他手上的公司买的。当初他接手南华早报后就让立场没那么亲西方了。

    你多多了解了解吧,哈哈。

  • yanr001
    #11

    他曾经跟马印政商界强调华商的优点离开自己国家而去香港继续发展事业,就明确表达了对马来本地土著优先政策的不满。印尼也差不多路子。苏哈托时代他也经历过。

    而新加坡的英校做派的华人,不会强调这些,包括英国人白人的歧视性,华人的勤劳优点等等。而是海峡殖民地子民的那种姿态。

  • yanr001
    #12

    这个没错。但是在那个时代再往前几年的中国呢?如果胜败颠倒呢?

  • 凡人
    #13

    大学时候就知道这一批人现在很多在海外,尤其中国长期定居工作。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姨妈工作的外资企业,她的上司是新加坡老华校生,当时他大概45-50多岁中年人,已经在中国很多年。一起吃饭就是骂老李、骂坡政府,让他们这群人一夜之间没学上,很多无法适应英文教育的就辍学了。自称是被牺牲的一代人。他也抱怨中国政府不给他绿卡……

    我的保险经纪阿姨也是老华校生,不过她读书很好,通过自己努力适应了英文教育。但是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兄弟姐妹多,考上大学也不肯供她。后来是她同学的爸爸,一个富商,惜才资助她读完大学。这些经历,她都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

    从个人发展角度,的确是被时代牺牲的一批人。

  • 山水 楼主
    #14

    亲共这点也是实情,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70年代已经基本上放弃抗争了可能也正是因为放弃抗争了,就只能慢性死亡了。可是如果不抗争,更早就已经死了。事情在1959年可能就已经注定了。

  • yanr001
    #15

    本月就是pap创党70周年纪念。70年前,他们从建立只用了5年就夺得大位,一直到现在。

  • 山水 楼主
    #16

    华改英的大方向是另一个问题,就关闭华校的顺序上说,也有可商榷之处当时先把南洋大学关掉(1980),关掉前已经改成英语授课(1978还是1975,看到两种说法)。然后中学全部改成英文(1982),最后小学改成英文(1987)。改大学导致华校中学生没有出路,改中学导致华校小学生后来要经历痛苦的转型。

    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反过来,从小学开始,让最后一批华小生升入中学后,小学全部英文授课。最后一批华文中学生毕业后,中学全部改成英文。最后一批中文大学生毕业后,关闭南洋大学。这样受影响的人会大大减少。

    话说回来,那些华小孩子的家长也是心太大了,明明中学都已经是英文授课了,几年后考上中学时肯定要面对冲击,那几年里还不早做准备?也许最后的华小生都是社会底层,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眼界去准备,孩子随便有个学上就行了,没想那么多?

  • #17

    你意思的是基本都是 这很明显是扯淡

  • 山水 楼主
    #18

    看来你也看过这本书,他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按他回忆录上所写,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当时的华校生,具有反殖民的一面。但是他在行动中是跟日本人、英国人紧密合作的。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是一直有种感觉,他们三兄弟不同的发展方向,有大家族分头下注的嫌疑。

  • #19

    事后诸葛亮来看,当时华改英对新加坡是最好的选择东南亚的华人群体,也只有新加坡最成功

  • yanr001
    #20

    跟日本英国合作那是没办法,利益角度考虑。尤其日本,不合作说不定命都没了不代表他认同对方。
    为了利益,他全家定居香港,也没变成新加坡那个时代首富嘛。

  • 大好人
    #21

    东南亚里面菲律宾全民英语也没见多成功。把新加坡的成功归结于华改英,简直是本末倒置。

  • yanr001
    #22

    这么说的话,英国人殖民印度,对其正面性大大滴好现在英语世界大把印度裔中高级别所谓精英,这都拜英国殖民所赐。

  • yanr001
    #23

    人的民族特点才是关键,不只是语言或者被殖民的宗主国马来西亚跟新加坡发展地位差异,就是主题民族不同。郭鹤年之所以跑路,就是因为有极大贡献的华人在自己地方会被打压,胜利果实会被当地土著给瓜分了。

  • 大好人
    #24

    英国人还殖民了斯里兰卡,缅甸,都改成英文做为行政语言没见有多成功啊。

  • #25

    当时华改英对新加坡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你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 #26

    如果新加坡怎样都会成功的话那么当初费老大劲华改英干嘛

  • 山水 楼主
    #27

    看我下面关于华改英顺序的回复按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逐步改成英文,这样对学生的冲击最小。但PAP的实际操作是反过来,一共花了十几年,让十几届学生分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阵痛。我想了一下,可能因为这个理想的做法当时阻力比较大,政府不敢一下子告诉大家以后全都是英文教育,那样会失去华人选票,搞不好选举就输了。于是用切香肠的战术,先把大学关了,告诉大家说小学中学还是会用华文,关闭南大是因为南大学术水平低,不是因为要压制华文教育。过了几年,再把中学改成英文,说我们小学保留华文教育就够了,你看大学都是英文了,中学开始用英文可以多几年时间准备。最后因为中学都是英文的,华文源流小学慢慢招不到学生了,再把最后的华小改成英文,阻力就小了。这样连哄带诱带吓,软硬结合,终于成功把华教消灭了。

  • yanr001
    #28

    那个时期,很多华校领袖反对政府亲英政策当时国际形势下,共与非共几乎势不两立。等到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南洋华人中华校不少人就有了盼头,甚至报销中国的意愿。
    从政治角度和国家稳定角度,当然是绝不允许的。所以要从根本上断了华校群体的念头,包括他们下一代也不能对中国有情感连接,尤其语言文化教育上。

    其实台湾陈水扁时代搞的去中国化,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台湾没有转变成英语的条件。如果当初甲午战争是美国而不是日本,台湾完全也可以尝试转变成英文教育,跟新加坡关闭华文学校一样。

    多年后,新加坡本土民族认同基本建立,政府就无需担心华人年轻一代对中国有什么感情了,再推动讲华语运动就没什么问题了。

    新加坡当初的去华语运动,和新加坡靠华人主体性和建国精英领导层来取得成功,是不一样的话题。

  • yhtxc
    #29

    华人在合适的制度下,就没有穷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台湾香港等等,都是证明。

  • 大好人
    #30

    哈哈,当年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总督都没有下令强制华校改英校,到今天香港还是华校英校并存。新加坡当年也是华英校并存,百花齐放。

    一个二毛子做了当时全部内阁都反对的政治决定,被你吹捧成这样?

  • 大好人
    #31

    所以说这政策傻X透顶。。。你还捧臭脚。

  • #32

    所以你认为新加坡当时的最好选择是保留华校,华校英校并存吗?

  • #33

    咋搞的这么激动。。。

  • yhtxc
    #34

    香港的情况和新加坡完全不同香港基本上以华人为主,其他人种零星分布。而新加坡三大种族,华人只是比例高一点而已。如果不定英语为各族的共同语言,那很难做到种族和谐。

    而且上面也有人说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和“共”切割开来。改革开放之前的共,国际形象和现在朝鲜差不多,和这种要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怎么发展经济?

  • yhtxc
    #35

    就算是有困难,也未必就困难到哪里去小学是华语学的,中学所有课程变成英文,这不就和那些sm系列的学生一样,甚至有些还是到了大学所有课程变成英文呢,人家咋就学的好好的。

  • 大好人
    #36

    把肺片阉了,就算是有困难,也未必就困难到哪里去。人家太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还长寿。

  • yhtxc
    #37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英国人的语言,制度和管理手段,不是放到任何地方都好使的灵丹妙药。就像是同样的教科书,有些人能考985/211,有些人读了却只能分流去中专。

    以非洲为例,有一个规律,殖民者退出越早的国家,也就是民族独立解放越早的国家,现在越落后。

  • 大好人
    #38

    看看你的逻辑多么混乱李在文化大革命最疯狂期间都没有行动,偏偏在改革开放开始以后的1980年才关掉南洋大学。

  • 山水 楼主
    #39

    你见过新加坡的华校生吗?

    最近有次坐公交车时,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六七十岁的老人,在WhatsApp里用中文聊天,而且是手写输入法。突然感觉有点奇怪,本地人用WhatsApp都是英文,而中国人都是用微信。于是好奇地瞟了一眼,看到群的名字叫XX中学XX级同学。刹那间明白了,他就是传说中的新加坡老一代华校生。

    上世纪末初来新加坡,已经感觉这里是个英语一家独大的社会,那时候就觉得本地人之间说英语是理所当然的事。还记得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在阶梯教室里找到自己班级的位置坐下,跟周围的人开始认识。其中有个同学叫Samuel,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说他父母是华校生。这是我在二十多年里唯一一次在生活中听人提到华校生这个词。虽然在报纸电视上偶尔看到,但生活中就听到这一次。

    直到今年,一下子接触到三次华校生。坐车这算一次。第二次是不久后在国家档案馆,有个80年代华语喜剧电影的展览,旁边有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在卖相关的书。他是80年代最后几届华小生,聊起来说到当年进入中学,一下子所有课程都变成英文了,包括他在内很多同学实在跟不上,上完中学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失业在家,没事做就帮朋友在这里看摊。第三次是在晚晴园听华文导览,结束后跟导游聊了一会儿。他是德明政府中学毕业的,考到新加坡大学。一开始很痛苦,因为之前上了十几年学都是华语教的,一下子切换到英语,上课听不懂。我笑了,跟他说我也是上了十几年华语教的课到NUS突然切换到英文,我太理解你了。

    联合早报》的发行量曾经长期高于英文《海峡时报》,现在想来,每天买联合早报的人,应该都是当年的华校生,我这层楼就有两个这样的邻居,只是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从网上查到,60年代新加坡华校生还多于英校生。这些人到90年代应该正值壮年,可是在社会中完全没有存在感。以至于在新加坡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开始关注这个话题,才发现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人。边缘化的威力如此巨大,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Samuel那句话,当时也没有太留意,许多年后想来才明白,那意味着他们家里是说华语的,也许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就是因为跟中文的人有亲近感?那时候在校园里经常能听到本地学生说话中英夹杂,当时只把它作为一件搞笑的事情。直到我儿子现在也是这样说话,才明白这背后的意义。他们那样说话,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说华语的,就像我们一样。而新加坡更年轻的一代,说话已经不夹杂中文了。我预感到我的孙辈将来也会这样。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狮城帮币,时间:2024-11-02 22:00:02。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