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发现物价贵了不少

转圈的猫  •   •  132 次浏览

超市卖的比坡上还贵了,连义乌小商品城的都贵了。饭店点个荤菜要六七十,我都不舍的买了。

蹭了几天饭局,一桌子菜看着都觉得真奢侈,笑死
---

25 条回复
  • Bandit_let
    #1

    聽起來真的覺得蠻貴的 新加坡的物價了唉 好難 覺得在新加坡拿的薪水,要回國去了 也是稍顯窮酸

  • #2

    重庆路边小餐馆豌杂面20一碗,好吃。

  • 转圈的猫 楼主
    #3

    我吃焖子10块钱一小碗,真贵啊

  • haonan
    #4

    大连/烟台老乡?焖子10块钱真超出个人认知了

  • #5

    每次看到这种话题我只想问一句,“ 凭什么,你们薪水都可以涨,物价不能涨呢。”
    为啥很少有人开个贴,“ 回中国了一趟,发现小伙伴们的工资都涨了不少。”

  • #6

    那是钱缩水了吧

  • #7

    南方小城市,有很多海鲜价钱比在新加坡湿巴刹的两倍以上价钱,震惊了父母来新加坡后直呼新加坡比国内便宜

  • 熊维妮
    #8

    是的感觉国内工资已经跟新加坡差不多的。

    没觉得这里有工资方面的优势。

  • 走走
    #9

    6/70才13新币在新加坡能吃啥啊

  • #10

    菜饭还是可以吃到的不要点鱼,哈哈。

  • nuspigsty
    #11

    河北也有焖子以前还以为是我老家的特产

  • pi9h3ad
    #12

    好奇。谁会公开工资收入?如何“发现”de?

  • yhtxc
    #13

    这你就不懂了小酒一喝,烧烤一撸,在座的个个人均身价过亿。

  • hdbdweller
    #14

    这个价格新加坡点一盘蔬菜吧四五年前回国普通饭店普通荤菜也得50,感觉差不多水准的餐馆是新加坡一半价格
    两个人吃一顿¥150,在新加坡$60

  • yhtxc
    #15

    物价的涨幅确实很惊人十二年前,我在中关村工作,每天中午大概十个人去附近的眉州东坡酒楼吃午餐,基本上人均一个菜,有荤有素,招牌肘子必点,大概人均15左右。
    现在估计光是这个肘子就要过百。

  • 转圈的猫 楼主
    #16

    哈哈哈哈哈握爪

  • 走走
    #17

    十二年前?!还在跟十二年前比?感觉应该过了这个阶段了呀
    要比也是跟疫情前比吧
    可能我打开帖子前有这个预设,所以比较吃惊这两年新加坡都涨这么狠了,国内通胀并没有很明显,经济也在下滑,还觉得国内贵。
    是多久没回去了,或者,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我们公司香港外派过来的人都觉得新加坡贵,难不成内地比香港还贵了?难怪不承认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了

  • 青锋明
    #18

    羡慕过去吃吃喝喝的人。。。

  • 转圈的猫 楼主
    #19

    你面子大去哪都有人请

  • #20

    这是结构性和样品数少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们没把事情看全看通就急着下结论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潜意识心态影响,现有观点,再找有利证据

  • hula
    #21

    是啊,往前数12年2011,再往前数12年1999。

  • #22

    “厚德载物”东路有个“盒马鲜生”全家就我一个没发烧的时候去了一趟,发现除了酒比新加坡便宜,很少有便宜货能找到了。

  • pine
    #23

    是这样的三年下来,中国的物价飞涨。想要维持在坡的生活水准,就必须花费跟坡差不太多的钱。汇率优势荡然无存。

  • 天陨星
    #24

    比要Apple to Apple很多人喜欢拿国内餐馆吃饭的价钱和这里小贩中心比,这不是Apple to Apple,而且国内的份量也比较大。单纯比餐馆吃饭还是这里比较贵。
    朋友刚去上海出差,发了一张照片,一份海鲜大咖2-3人份,99-129块!哪里贵了?国内份量比较大,估计那份量在这里可以三四个人吃。
    有图有真相。

  • #25

    看到你的帖子,我也感同身受。回国之后发现物价确实涨了不少,超市的商品比以前贵了很多,就连一些小商品城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解和惋惜。我们曾经以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回国会体验到更加便宜的物价,但现在的现实却与我们的期望不同。

    在中国,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不仅仅是食品价格上涨,衣服鞋子、家电数码等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在上涨。这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也是如此,有时候看到商场里的价格,真的让我感到很无奈。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怪责商家,毕竟各种成本和税收也在增加。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有意识地理解这些变化,尤其是对一些高端品牌和新产品的价格更要有心理准备。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放弃一些非必要的消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保持理性消费。其次,我们可以多关注网络上的促销和折扣信息,通过一些团购网站、打折网站等获取商品的更优价值。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转账、支付宝等方式,来享受更多的折扣优惠。最后,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自己在家烹饪饭菜,减少外出就餐和点外卖的次数。

    总之,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更加实惠的商品和服务,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做到理性消费,不浪费自己的钱财。希望你也能早日适应新的物价环境,过上愉快、健康、理性的生活。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