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学的学生素质大概啥水平?
dera • • 866 次浏览 NUS, NTU, SMU本科生...
以前咱吐槽过末流学生素质,也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在衡量一个大学各方面优劣的要素(师资,硬件,校风,毕业就业等等)里面,平均学生素质可以说是本地大学最差的一项。
这不是因为本地没有人才,恰恰是因为基于一个假设,本地人的平均素质和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差别不大。三百万人口,要是不同意这个假设,找高斯去理论。
那为什么我说学生素质差?选拔机制和社会规模决定的。
1. 政府选拔了一批顶尖的高素质学生,这些人拿着政府奖学金去国外读本科了,在本地学校?那基本可以说你够不上政府奖学金的门槛。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人不想背着回来服务的合同,那真是小部分的小部分。
2. 医科和法律汇集了本地的人才,这两个学院本科基本看不到外国人。第二代移民要进这个?有这个钱我哪不能去哦。瞎扯一句,家里没有本地医生律师背景的谨慎学这两科。工学院,理学院学生素质简直惨不忍睹。
3. 可以上大学的人占比太多,说简单点就是淘汰率不够。NUS一共有不到4万学生,剔除研究生,算一年9千吧。三所大学一年估计能招2w以上的学生,剔除20%国际学生,还有1万6。本地公民一年出生3万3. 好吧,算40%的人能上大学,这个数字不准,但不需要太准。我保守估计清北应该是5千个里面选一个,这是0.02%,C9大学至少也有个500个选一个吧,那是0.2%。
4. 天才班,愚蠢的设计,还有什么DSA之类的。小孩到14,15岁后发力的不要太多,你把这些人早早丢到垃圾堆里,嫌自己的人才库太大?
5. 有个心照不宣的负反馈效应。新加坡人,但凡家里负担的起的,孩子也不错的,都想送去英美,人家内心深处就觉得本地大学什么人都收,什么人都收,什么人都收。常常听到说no place to go, den go n*u lor. 这又得流失一部分人才。
只要有点概率的基本知识,你就可以看懂上面说的什么。
大学排名有没有用?有,就是为了那张文凭。明白就好。
读大学能为了学那点书本知识?要是为了提高自身,学什么都赶不上在牛人堆里活4年。
我刚来的时候羡慕这里的硬件条件,后来做TA的不断拉低我对这里学习效果认知的下限。
找工作更能反应问题,在本地HR看来,那种英澳的野鸡大学和n*u差别不大。。。
---
-
#1
最后一句是野鸡HR吧野鸡大学本地学生哪看得上
-
#2
找工作时比学校更重要的是本地身份
-
#3
楼主又在犯自己样本空间数匮乏却幻想全部样本空间也一样的错误了
-
#4
不是有句老话嘛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美国大学宽进严出
这里算宽进宽出? -
#5
留在坡的原因
就是你说的第三点,孩子就算资质普通,人群中中等,本地学校也能兜个低,毕业找个不用风吹日晒的工作。
至于nus ntu和清北齐名的那些排名,呵呵,孩子要是以后混欧美澳,还可以唬一唬不懂的人,咱可以偷着乐。
-
#6
国内大学不是只有清北复交。。。大学录取率来说,国内大学录取率高太多了。。。
美国高校也很容易毕业,就算那种花钱的州立大学,也没听过有人难毕业的。。。包括UCB这些 -
#7
清北有高考大省河南,山东的高考学霸也有各路指标,健美操保送。
也有本地保护,自主招生以及港澳台,华侨联考。
还有亚非拉国际生申请。
非和高考裸分从大几十万乃至百万考生 山东,河南考取清北的学生比(不靠任何加分)。NUS,NTU的优势怕是只有平台和资源。
但和其他的学生比,还是有更多优势的。。。 -
dera 楼主#8
真是无聊我自己的样本的开始,去寻找内在的原因,我找的原因哪样是基于自己的样本?
这种格局,坦白点我不该跟你浪费时间。
huasing这点资源,绝不是限于只能帮房产中介挽回的那点道德底线的。
3年前你开个中文propertyguru,今天就该鄙视自己了。
我你每天干啥?像个苍蝇。 -
#9
你先定义一下什么叫素质本地大学有 NUS, NTU, SMU, SUTD, SIT, SUSS 等六所 公立大学,本地大学录取本地学生的比例大概在20-30% 之间。
所以按比例来看本地大学学生按照国内高考的水准来对标,可以横跨清北到二本。从NTU EEE的录取分数也能反映这一点, 有4A的学生也有 BCD 的学生,还有很多从理工学院(被你称为垃圾堆)上来的,理工学院的学生数理基础比较差,因为没学过A水准的数学和物理等等。
你是TA,说明你可能是SM1 或 SM2 , 当之无愧的尖子,你应该对标那些4A的学生,而不是在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前秀优越感。
给你两个LinkedIn 的profile 你看看,这两个曾经是国大计算机系的本地学生,可以对标清北的那种。
https://www.linkedin.com/in/wei-liang-gan-a62207144/?originalSubdomain=sg
https://www.linkedin.com/in/bay-wei-heng/?originalSubdomain=sg
工学院,理学院都有优秀的本地学生,不过狂傲自负的人只看见自己的好。还有,即使是清北的毕业生,平凡普通的也是大多数。 -
dera 楼主#10
莫不是也从这里本科毕业的?要么就是我得去学统计。
采样A: 考试成绩大概率top 0.5%
采样B: 考试成绩大概率top 20%
他们的考试成绩期望值怎么接近?
期望值,expectation。 我怕你中文的统计没学过,写个英文词在这。其他我也不给你绕了,什么尖子,普通了。学了统计再来辩。
我还真点了你给的链接,啥出众?如果清北的这算出众,那真是咋了清北的招牌。
最后,哪怕我是个文盲,也可以说自己的观点。我又不搞政治,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trump还说lowlife呢,我这算哪? -
#11
人数到了一定程度,选出来的人就未必会更加优秀了从未听说高考大省进清北的学生比北京考进清北的优秀,说明样本多到一定程度,其中的佼佼者的水平就达到上限了,不会随着样本增加继续提高了。
而且人才也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几十年前的西南联大,录取率肯定不能和现在的清北比,毕竟那个时候文盲率高得吓人。但是出了多少大师,比现在清北毕业生高出无数个档次。 -
dera 楼主#12
个人样本还真不是英美的MNC HR本身就有相当大的概率不是本地毕业的,英澳的真的很多。
退一万步讲,本地大学的学位如果不是first class honour,对那些野鸡大学没优势。
如果我看本地大学 7-8, 野鸡大学是 2-3
本地人大概是5-6 和 4-5 -
#13
难不成你要拿本地大学跟国内二本三本比
-
#14
而且难不难毕业是相对的吧就是同样资质的人也要看为了毕业付出的努力程度啊
-
#15
站在个体的角度看,能让普通人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不埋没天才就是合格的教育体系,有教无类。至于毕业生水平,国内叫的出名的人物好像很难有统计规律吧
-
#16
define 素质?成绩? IQ EQ 各种后天技能 思想品德 体能样貌 见识 人品格局?
-
#17
跟国内二本相当?感觉就是思维上激不出太多火花
-
#18
关于这点有人可以详细说下吗?家里没有本地医生律师背景的谨慎学这两科。
上面这段类似的话在狮城帮看到好几次了,具体是什么原因? -
#19
这个纯属道听途说每年法律医科录取有7、800人吧? 都是有本地医科律师家庭背景的吗? 不可能的
认识几个国内来的SM1在本地读法律医科的,二代移民就更多了 -
#20
真敢说别的不说,关于二代移民学医的,你到底从哪里得到的数据,下的这个结论?你是不是没有50岁以上的朋友圈?那里多少人在报喜孩子上了国大医科牙医的?
国大学医五年学费是多少,你说说看。 -
#21
那种直接认识本人或他们父母的SM1 和 二代移民不下10个
SMU的法律就有三个,都是女生,国大法律一个,男生,这几个都是SM1
国大医学院至少5个,国大-杜克医学院一个, 2个SM1, 4个二代移民 -
#22
本地大学毕业生啥素质可以继续讨论,楼主是啥素质我是很清楚了其实周边也有一些这种人。能力一般般,但是总是不服不忿的,好像到哪里都屈才了,有日天的本事但是没有施展的空间。整天负能量爆棚。
-
#23
远远比这个人数多很多90年代初来新的第二代,已经当上专科医生了
-
#24
关于学医费用听说国大医学院补贴后一年3万多,5年下来差不多20万新币
-
#25
当然比这个多很多这个只不过是我的圈子里知道的,我不是医生律师圈子的,不知道的当然更多
-
#26
楼主说,这个钱我哪不能去哦想知道楼主说的到底是多少钱
每年三万多的话,能去哪?等楼主出招呢 -
#27
这都是臆想的,本地不管什么背景都挤着进医科,金饭碗
-
#28
呃,看到很多不错的本地年青人都不是医科。。
-
#29
除了清北就只有二本?那么多985都不是大学吗?
坡二的本博回国去清北当博导,拿教职至少是有的。
清北本博来坡上能当博导,拿教职吗? -
#30
逻辑混乱你这意思是本地大学比清华北大好咯,那你还要拿本地大学跟其他985比?更不用说其他985录取率也比本地大学低得多。。。
-
#31
真的是什么都敢说学医的,绝大部分都是先报本地,这里不给offer的,才去国外。
价格差别太大了,国外医学院读下来都是一个房子的价格了。新加坡的,家庭一般都付的起。而且学医跟本地医疗制度息息相关。
cs,国外好大学的价格也都太贵了,能上本地,当然上本地了。
新加坡的学校大部分都可以去国外交换半年。我是希望孩子读本地的。 -
#32
新加坡家庭大部分两三个孩子,有几个家庭负担得起两个孩子英美留学?至少1M。
不留给自己养老吗? -
#33
定义一下素质?猜测应该是指天赋?
不当科学家的话,这些所谓的素质,能起多大的作用? -
#34
用简单的话说他理解的素质就是某地考上大学的难度,难度越高 素质越好。
典型的小镇做题家思维,在他眼里河南学生的素质肯定是强于京沪学生的。 -
#35
留个贴观望下毕竟我就是所谓的野鸡大学毕业的
-
#36
楼主对本地一知半解
-
#37
看了一下wiki, 国大出身的哈莉玛,新加坡政治人物、现任新加坡总统
吴作栋,新加坡政治人物、第二任新加坡总理。
何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夫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最大的企业—淡马锡控股的首席执行官。
陈冯富珍,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
陈庆炎,新加坡政治人物、新加坡前总统。
塞拉潘·纳丹,新加坡政治人物、新加坡的第六位总统,也是第二位民选总统。
本杰明·亨利·薛尔思,新加坡政治人物、新加坡第二任总统,新加坡的“妇产科学之父”。
马哈迪·莫哈末,马来西亚第四任及第七任首相,也是一名作家和医生,有“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之称。
阿都拉萨,马来西亚政治人物、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有“发展之父”之称。
茜蒂哈斯玛,马来西亚第四任暨第七任首相马哈迪·莫哈末的妻子。
林良实,马来西亚政治人物,曾担任马来西亚过渡首相。
卡巴星,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律师,有“日落洞之虎”的绰号。
沈志强,马来西亚政治人物、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
郑立慷,马来西亚政治人物、马来西亚霹雳丹绒马林国会议员。
林瑞莲,新加坡政治人物、新加坡工人党主席。
佘雪玲,新加坡政治人物、2011年大选参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
何明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共青团福建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
蔡南海,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
杜进才,新加坡国父之一、前副总理、政治元老。
周俊成,新加坡航空行政总裁。
倪亦靖,新加坡华人教授,国际机械工程和制造业领域著名专家,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徐平,兰梅环保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博士&EMBA。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获得者。牛津大学校友等。
陈奂仁,香港创作歌手。
欧萱,新加坡著名女演员。
-以上摘自wiki -
#38
本地大学毕业的本地生源,最干的动活,是招新人的首选。本地两所大学毕业的本地生源+拿到好的honours degree,
是毕业新出来的大学生的最好指标,基本上是最吃香的硬通货,能干的动活,本地公司招人首选。
欧美回来的,要不就是回来当大爷的(scholar),要不就是草包 (贴钱货),谁要呀? -
dera 楼主#39
本地大学的学生素质大概啥水平? NUS, NTU, SMU本科生...
以前咱吐槽过末流学生素质,也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在衡量一个大学各方面优劣的要素(师资,硬件,校风,毕业就业等等)里面,平均学生素质可以说是本地大学最差的一项。
这不是因为本地没有人才,恰恰是因为基于一个假设,本地人的平均素质和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差别不大。三百万人口,要是不同意这个假设,找高斯去理论。
那为什么我说学生素质差?选拔机制和社会规模决定的。
1. 政府选拔了一批顶尖的高素质学生,这些人拿着政府奖学金去国外读本科了,在本地学校?那基本可以说你够不上政府奖学金的门槛。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人不想背着回来服务的合同,那真是小部分的小部分。
2. 医科和法律汇集了本地的人才,这两个学院本科基本看不到外国人。第二代移民要进这个?有这个钱我哪不能去哦。瞎扯一句,家里没有本地医生律师背景的谨慎学这两科。工学院,理学院学生素质简直惨不忍睹。
3. 可以上大学的人占比太多,说简单点就是淘汰率不够。NUS一共有不到4万学生,剔除研究生,算一年9千吧。三所大学一年估计能招2w以上的学生,剔除20%国际学生,还有1万6。本地公民一年出生3万3. 好吧,算40%的人能上大学,这个数字不准,但不需要太准。我保守估计清北应该是5千个里面选一个,这是0.02%,C9大学至少也有个500个选一个吧,那是0.2%。
4. 天才班,愚蠢的设计,还有什么DSA之类的。小孩到14,15岁后发力的不要太多,你把这些人早早丢到垃圾堆里,嫌自己的人才库太大?
5. 有个心照不宣的负反馈效应。新加坡人,但凡家里负担的起的,孩子也不错的,都想送去英美,人家内心深处就觉得本地大学什么人都收,什么人都收,什么人都收。常常听到说no place to go, den go n*u lor. 这又得流失一部分人才。
只要有点概率的基本知识,你就可以看懂上面说的什么。
大学排名有没有用?有,就是为了那张文凭。明白就好。
读大学能为了学那点书本知识?要是为了提高自身,学什么都赶不上在牛人堆里活4年。
我刚来的时候羡慕这里的硬件条件,后来做TA的不断拉低我对这里学习效果认知的下限。
找工作更能反应问题,在本地HR看来,那种英澳的野鸡大学和n*u差别不大。。。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狮城帮币,时间:2022-09-25 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