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今年影帝的获奖片子。
zm3 • • 298 次浏览我都不知道这个片子,早上他奥斯卡上打人后就赶紧去找来看看,居然是讲大威小威的成长经历。
首先这哥们的三观很有点华人的意思,从小对孩子严格,同懒散的黑人邻居和同族格格不入,因为他不想放纵孩子在街上闲逛嗑药变坏。这种觉悟在黑人里是非常罕见的,某些族群老是抱怨自己受歧视,但他们也不想想当别人的孩子在努力的时候,他们的孩子都在街上打架斗殴无所事事。
虽然严格,但父母始终全程参与,这又同那些美其名曰花钱送孩子各种补习其实想自己偷懒的华人父母不一样。而且他很强调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打球而荒废学业,他家女儿都是学霸。犯焦虑症的父母们可以感受一下。
虽然后面有一段不是很认同其观点,他是个偏执狂,固执的认定了大威小威是天才(虽然确实是),不屑参加青少年比赛,闭门3年憋大招想直接在职业赛上一鸣惊人,这就违背比赛成绩提高的规律了,不刷题怎么可能出手就是金牌?
但总体来说,很励志很正能量的的电影,跟他以前那部 “当幸福来敲门” 一样,那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
zm3 楼主#1
今年的奥斯卡不知道又触到了哪个关键字,好像完全被屏蔽掉了,别说转播,连一条新闻都没有。
-
#2
去年有个讲hk事件的不割席,今年貌似有个登楼梦,再加上怕一众好莱坞明星大嘴上台大秀乌克兰支持。现在敏感的东西太多了哪哪都是干脆闭上眼睛梦回大清吧。
-
#3
这影评写的。。啥都透除了片名。。。不过可能以前看多了,对这种美国梦类的电影提不起劲。。
-
#4
去年赵大导演rh了奥斯卡估计还没获得原谅
-
zm3 楼主#5
应该是那个纪录片的原因。
-
zm3 楼主#6
这不是影评,这片子也不是什么美国梦。
-
#7
那是你的定义,pursuing happiness我觉得就是。你现在这部表面看政治尤其正确哈哈~
-
#8
其实在不知之中分裂已经开始了
-
zm3 楼主#9
这种情节要是发生在其他地方,你肯定不会称之为 xx 梦。
比如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跟这个很像。
就是因为是在美国,你就马上打上了标签。
况且我本就没想写什么影评或者评论xx梦,
本来就是想说说为人父母的作用。 -
#10
哦 那就各说各咯,实话说也就美国片我比较熟所以我说好莱坞都是套路木啥原创性。仅此而已
-
#11
幸存者偏差成功了 他 随便说个屁也是鸡汤
没成功 做过的一切都是失败的原因。
打个简单比方,他们每天喝一杯牛奶: 啊,他们成功的秘诀是每天喝牛奶。。 -
zm3 楼主#12
虽然这个偏执狂某些做法很像你说的,拿着结果来反推起因,
但除此之外,其它的言传身教还是很正面的。 -
zm3 楼主#13
大威小威家庭的培养方式,跟那些虎妈一样,其实都是走某种极端。不具通性。
就像那些拼命鼓吹补习大法好的家长,大都因为自己孩子补习而进GEP名校了,
而那些拼命反对补习的家长,也大都因为自己孩子从不补习而一路开挂,
都是个例,很难说服对方。
但是,至少正面的家庭三观,都是相通的。 -
zm3 楼主#14
那部纪录片反映中国贫富差距 纪录片《登楼叹》入围奥斯卡
纪录片《登楼叹》(Ascension),用真实的镜头反映了当代消费主义盛行下中国各阶层的现状,包括底层民众的辛苦劳作,及富裕阶层的纸醉金迷。该片没有访谈和对白,以其独特的画面与配乐描述了“中国梦”里的巨大鸿沟。该片获得本届奥斯卡金像奖评审青睐,已进入纪录长片项目短名单。
《登楼叹》的导演洁西卡金顿(Jessica Kingdon)的母亲是中国人,为拍摄此片,她走访了中国的51个地点,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底层民众和上流人士的日常生活。
纪录片《登楼叹》在简介中称:“在中国的社会阶梯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个阶层是如何支撑和实现下一个阶层,同时也认识到当代的‘中国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幻象。”
《登楼叹》分为三个部分,整片围绕着底层劳工、中层消费主义人士与富人阶级。
电影将这些主题的拍摄对象并陈,从大批寻找低薪工作的工人开始,带到工厂组装在线做着机械式工作的女工,与之后的贴身保镖训练班、私人管家培训班、人挤人的水上乐园等场景,呈现巨大反差。
去年6月,《登楼叹》曾获得纽约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最佳纪录长片。
据路透社报道,金顿称,她拍摄《登楼叹》的意图,是“创造出空间,让观众不带评断的感受那些影像与声音”。她称,她原本打算拍摄三部曲,分别以制造、消费、浪费为主题,但开拍后改变了计划。她原本打算以环境议题为主轴,后来改为探讨人往上爬的动力,以及物质主义和中国经济。
金顿强调,《登楼叹》的首要原则是不碰触政治,而是呈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一面。
虽然金顿强调该片不涉及政治,但该片在中国仍受到一定的抵制,以影音起家的平台“豆瓣网”上的相关内容已被全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