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朋友有中的了,case 供大家参考。
NewOriental • • 2988 次浏览上半年共存策略之前,基本上都是听说 “哪家公司”,或者 “某某商场” 出现了确诊者,身边朋友还没有确诊的。
随着高疫苗接种率下的共存策略,周围朋友中开始有中的了。
有个很熟的朋友,NUS research staff,80 后,最近说 lab 有同事 A PCR 阳性,他们 lab 所有人员作为 A 的密接者(尽管没收到 MOH 的通知),自觉全部在家隔离观察 + 自测。
这位朋友在家期间,说自己出现了一点儿症状,就是感觉昏昏沉沉的,像伤风一样,大概率感染了。但连续测了几天 ART,一直呈阴性。保险起见,他也一直没出门。从出现症状到现在已经第 6 天了,他说已经感觉快好了。
这位朋友 7 月中旬完成第二剂辉瑞疫苗。
另一个和这位朋友活动轨迹一样的同事 B,80 末的,也出现了一些症状,但症状程度更轻一些,ART 也一直是阴性。同事 B 最近也一直在家,没有出门。
粗略估计以上两位的情况,就是病毒载量比较低,低过了 ART 的敏感度,但引起了一些轻微症状,也容易康复。
至于之前 PCR 阳性的同事 A,现在已经完全康复,生龙活虎了。
Lab 其他人员情况不知。
感觉大家迟早都会以某种方式接触病毒。有了疫苗的保护,感染概率会降低,感染了后,症状通常轻微,尤其是年轻人。
大家继续该注意的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去人数多的密闭空间,及时打疫苗包括加强针。
但确实没必要恐慌。
家里有老人的要尤其谨慎,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没有疫苗保护的老人一旦染病,严重化的概率还是很高。相对而言,小孩子染病的情况都是轻微。
-
#1
接种了疫苗的老人也最好打booster知道一个老人差点进了icu的就是两针辉瑞打在5月,没来得及打第三针。
-
NewOriental 楼主#2
当然。老人只要可以打加强针,就别等。年轻人到了 6 个月,也要及时打加强针。
-
#3
有两种可能可能是ART灵敏度不高,也可能是成为密接后容易有心理作用,误以为自己出现了轻微症状
-
#4
感谢分享,给大家增加信心希望都平安
-
#5
咋看咋像心理作用俩art都没阳性。打了疫苗后,连一起住都未必感染,一个lab的密接。也算不上多密接。
-
NewOriental 楼主#6
心理作用导致自己感觉有症状是几乎不可能的啦。刚才忘了说,朋友还有点儿嗓子疼。
另一个同时 B 也有类似症状。程度更轻微些。 -
#7
本就应该是这样的疫苗还是挺有效的
照这里某些人看法,有症状没症状界线也可以模糊的话
那轻微的完全可以认为是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的 -
#8
art的施工要求很高的
-
#9
ART阴性不算是感染啊可能就是感冒呢。我前两天也是嗓子疼还有些感冒症状,儿子还发了一天烧,我们都测了ART ,阴性。
难道我们也中了? -
NewOriental 楼主#10
这位朋友和同事 A(PCR 阳性),同事 B(ART 阴性但有同样的症状)活动轨迹一样,一起去学校外同一个地点做了实验。
所以都感染 Covid 概率是很大的。如果和同事 B 同一时间发生感冒,只能说太凑巧了。 -
#11
那有可能我一个同事中了,另一个跟她一起吃午饭的同事一点事也没有。
吃完饭又一起喝咖啡,妥妥的密接,嘛事儿没有,估计疫苗还是有用 -
#12
真想知道得没得,测个pcr是不是比在这讨论更靠谱?这个所谓的分析真正的参考价值在哪里?
-
#13
感谢分享看过一些报道说通过病毒的变异,毒性会随着传染性的升高而降低,目前看德尔塔变异有点是这个样子,而且疫苗应该也起到了点作用。重点人群,比如老人或是带有基础病的还是要多注意,毕竟比从前更容易被传染到了,对他们来说,中了病毒还是很危险的。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生活能早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
#14
病毒想要传播的更广,就不能太致命太致命的病毒,反而无法广泛传播
-
#15
希望最后真的能像政府说的类似流感但是目前看致命率还是比普通流感要高。医疗挤兑风险也会随着感染人数的上升而升高,高风险人群还是要尽量避免被感染,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
#16
MSD的口服新冠药刚获批了本来也没怎么担心生病会挂掉,而且老人也不在这边,唯一的顾虑是会不会有后遗症,毕竟这个因人而异得了才知道。。。
-
#17
感谢分享真的要好好增强免疫力,准备好和病毒战斗吧
-
#18
伪阴的概率有 20% 既然有症状为什么不 PCR 确诊一下呢?
-
#19
感觉那俩同事其实都没中我家孩子幼儿园也有一个case,然后我们全家都有感冒症状,孩子还发烧,ART测试全部阴性,过几天就好了。整个幼儿园都没有新的case。感觉就是刚好一波感冒。呼吸道疾病太普遍了,感觉Covid给大家搞得草木皆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