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COVID的想法

花より男子  •   •  1737 次浏览

挺多人关于COVID开贴,在这里发帖估计也影响不了政府的决策

应该是焦虑的人想找地方说一说可以降低自己的焦虑

挺好的。也算是论坛的一大贡献了

 

部长都说了,共存了总有一天会接触到病毒的,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也不是什么绝症。当它是感冒对容易焦虑的人要好很多

这病毒确实不是感冒。对不同状况的人杀伤力差别太大了

 

关于回国

如果家人有基础疾病,过于肥胖等容易引起重症的人

能回国避避就回国吧。毕竟这病对不同的人症状差别太大

相信有后遗症之类也是重症的人比较多

你要是说无症状,不发烧的人也有后遗症?反正我是不信

 

如果有老人在这里带孩子的,也让老人回去吧

毕竟风险不是一个级别的。

自己辛苦点或者找女佣都是方法

 

 

 

 

39 条回复
  • andy99
    #1

    俺一点也不焦虑。就是闲的,所以在论坛发言多。顺带讽刺一下互联网码工,毕竟通常人家没那么闲。

  • andy99
    #2

    不明白的现在总该明白我的风格了吧。另外嘛就是,本地精英们批评不得嘛?
    无论新冠相关还是其他。

  • 青锋明
    #3

    互联网时代过去了。。中国的新经济板块并不限于科网平台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重点为科技升级和绿色革命,我们看好半导体设备、先进科技、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绿色科技、5G基建和自动化行业的领导者。此外,建议投资于ESG得分偏高或正在改善ESG表现的优质公司,以加强投资组合的抗跌能力和回报稳定性。

    (作者是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投资总监)

  • andy99
    #4

    老人是否回国,看他们自己的想法,尤其对本地政府方式的排斥感。不排斥的,打好疫苗少出门也是可以的。
    排斥的,根本不用等到现在再考虑的。

  • 青锋明
    #5

    不是批评不得而是不亦照搬別国经济政策,社会治理模式和疫情措施。
    本地促就业,稳疫情,保经济。

  • andy99
    #6

    不是最近的组合拳,谁信啊?就算最近的,也不可能把bat这种打压到比华为还不吸引年轻人的。
    另外,我讽刺的不光是中国的it互联网哦,本地也一样。

  • 青锋明
    #7

    国内已经号召党员带头接种疫苗。。。

  • 青锋明
    #8

    年轻人是跟着资本走资本是跟着国家政策走
    你说呐?

  • andy99
    #9

    口罩u转,科兴疫苗小聪明操作。这还不是大事儿。8月初开始不坚持收收放放而是开放不回退(除非医疗挤兑),算是不小的问题了。

    其他我说的不多,记得有一个中华总商会录音泄露问题,小事儿,讽刺一下而已。

  • andy99
    #10

    继续看呗。我不信硬科技尤其实体行业相关能短期内有bat字节那么吸引人。资本当然多,但是落实到员工薪酬,知识门槛要求上,就不同了。
    ic设计和普通码农的if,else,for,while能一样嘛?

  • 青锋明
    #11

    你说服狮城帮先然后再说服社区,呵呵。
    一口不能吃个胖子。

  • 青锋明
    #12

    花无千日好有开始就有结束。

  • x4
    #13

    咋就不明白一个道理呢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 Blzrd
    #14

    俺也不焦虑,焦虑的都在问症状后遗症小学然后隔三差五问要回国吗那种才祥林嫂lol

  • 笑天
    #15

    国药集团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第三针加强补种方案已提交审批也要打三针了,这是谁学谁呢
    谁在黑谁

  • 笑天
    #16

    这个又是谁在黑我大唐呢?“至于回国,不光是996。小孩教育也是一大问题。
    我向来关注优质资源的获得机会。在国内是全面的少。
    另外稍微一点路子(谈不上既得利益阶层)当个小公务员拿很少的钱,某些人也可以接受的。但是教育住房等等还是没辙。“

    普天之下,无有乐土;心安宁处,是身安乐处。
    五心不定,一事无成

  • andy99
    #17

    我没说不讽刺。不像你,盯着疫苗,尤其科兴的一直黑。俺适当说一下而已。
    重点就是优质资源占有的机会。
    所以才有了假如瑞士无条件送绿卡我就去的说法。

    你就盯着医药,医药里面的疫苗,疫苗尤其是科兴。

  • andy99
    #18

    没说中国好。我只知道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应该世界冠军。这个冠军,意义大吗?

  • andy99
    #19

    也不知道某人盯着科兴,是否因为新加坡基本批准了的原因假如这人在芬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及以西欧洲,或者美加澳新西兰日韩任何一国定居,是否还会继续津津乐道谈论科兴或中国疫苗毕竟上面大把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境内有中国新冠疫苗。

  • 青锋明
    #20

    老实讲你们两位的观点之争,还算是君子之争。没有粗话脏话,没有撕逼,这是值得赞许的。所谓台面上的人。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体面。

  • Blzrd
    #21

    某人在米弟一定能大展拳脚在小新相当地浪费。。。

  • andy99
    #22

    跟他说没啥意思。还不如mltt呢。他扯半天就是医药,尤其疫苗。

  • andy99
    #23

    新加坡从要求戴口罩,知道上个月初,总体表现都很好。小问题有,比如科兴疫苗小聪明,但无伤大雅。
    最好特殊群体偷偷打科兴不公开。公开场合禁止科兴疫苗,就符合精英风格了。但现在做法也不是大问题。

  • typhoonzj
    #24

    其实新加坡政府会直接建议mrna第一针过敏的人士打科兴,而且它会帮注册。

  • andy99
    #25

    科兴问题上面的说法我也是顺着精英的风格,但过去几轮操作实在是。。。我个人向来建议大面积撒网疫苗。开放与否明确点,痛快点。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大问题。
    大问题就是收收放放还是开放不会退(除非医疗挤兑)。

  • typhoonzj
    #26

    分析下来就是zf希望绝大多数人打mrna然后过敏的全部去打科兴。 至于中途为什么玩一招打压科兴,说打了科兴不算vaccinated,然后又急转u turn说算,估计有两个考量,

    一是他们早期乐观估计了mrna比较高效,希望能打“高效”的都去打高效,

    二是科兴疫苗数目相对不足,怕太多人抢科兴去了,留给确定过敏和高危人群的不够,其实这里又是玩了一个小聪明。玩小聪明这点我同意你的说法。

  • 笑天
    #27

    世界热点大事our world in data
    其中有一个最新的巴林研究报告
    巴林是第一批打国药的,后来打了印度az 辉瑞,俄罗斯疫苗
    z现在比较数据出来了,各位可以自己看

    如果各位想讨论任何课题
    碳中和
    电动车
    新能源
    P2P
    芯片
    。。。
    请另开贴
    放个新冠好了
    心里焦虑,惶惶不可终日耽误,无法客观理性的讨论
    只能抹泥巴,太low了

  • andy99
    #28

    学美帝不好好学。非要计较那么些过敏人士的疫苗接种。禁止中国疫苗,少打哪部分不适合mrna的,现在接种率估计还是世界冠军。
    至少这样某人两个id就没机会在本坛说中国疫苗了。

  • 笑天
    #29

    比如坡县的wintech和whizspace是不是实体技术,是不是疫苗相关
    是不是创新领先

  • andy99
    #30

    你问问有几个听过你说的这2个公司吧?顺便问问有几个没听过本地论坛常讨论的几个高薪互联网公司吧。
    规模没到一定程度谁稀罕?

  • andy99
    #31

    以色列mobileye发展大了能被英特尔看重收购本地实体技术,发展发展,以后估计也就是被本地政府背景公司,比如st工程收购吧,哈哈。

  • 笑天
    #32

  • Blzrd
    #33

    可是本地很boring,这几个月要不是有科兴,其他热点话题根本乏善可陈。。。

  • andy99
    #34

    本地没有。俺至少热烈参与了欧洲杯和奥运会的讨论。

  • Flag888
    #35

    这可能是唯一公布的同一人群肩并肩比较。sinovac的数据对比起来真的是惨不忍睹。

  • dsx1
    #36

    也还好吧至少比不打好。还是有用的。

  • andy99
    #37

    惨不忍睹就别用。倾向美国的,用中国疫苗基本都是穷国(少数中东除外)芬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西欧洲全境,加上美加澳新西兰日韩,没有任何一个用中国疫苗。
    那么新加坡为啥用?

  • andy99
    #38

    新加坡疫苗足够,除非极端情况比如实在不适合。不然开放科兴国药干啥?某些人的科学问题,数据问题,不坚持了。
    政府怎么做都是对的?

  • 花より男子 楼主
    #39

    【吐槽八卦】一些关于COVID的想法

    挺多人关于COVID开贴,在这里发帖估计也影响不了政府的决策

    应该是焦虑的人想找地方说一说可以降低自己的焦虑

    挺好的。也算是论坛的一大贡献了

     

    部长都说了,共存了总有一天会接触到病毒的,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也不是什么绝症。当它是感冒对容易焦虑的人要好很多

    这病毒确实不是感冒。对不同状况的人杀伤力差别太大了

     

    关于回国

    如果家人有基础疾病,过于肥胖等容易引起重症的人

    能回国避避就回国吧。毕竟这病对不同的人症状差别太大

    相信有后遗症之类也是重症的人比较多

    你要是说无症状,不发烧的人也有后遗症?反正我是不信

     

    如果有老人在这里带孩子的,也让老人回去吧

    毕竟风险不是一个级别的。

    自己辛苦点或者找女佣都是方法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狮城帮币,时间:2021-09-05 22:00:01。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