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能源,受控核聚变放电达到1000秒
笑天 • • 2245 次浏览离商用还有多远?
这个领域,天朝领先
坡县是不是要开始考虑了
换个话题。
---
-
笑天 楼主#1
还有就是锂电池车将来,人类会发现遍地锂电池车的时候,会是灾难性的
1)如果基础能源来源,没有改变变, 电池车,根本不是新能源
2)现在,太阳能推广,占了总能源的2%,但是数据中心的消化,每年增加3% - 人类开发新能源, 但消耗更多得旧能源
3)电池生产和处理带来的环境破坏,比传统油气只多不少
裂变核电又担心事故, 聚变没有人关心? 还有氢能源,最近有一个液态金属储能技术 - 天朝没有落后太远
原来这里的大侠,只知道码工,P2P还有害怕疫情
世界很大很精彩, 不妨多看看
不要做杞人 -
#2
大量实体技术,尤其基础基础需要研发啊才能替代现有能源,包括基于锂电池的能源啊。
大家都搞互联网了,还发展个毛实体啊。 -
笑天 楼主#3
聚变技术牵涉很多基础和周边技术比如霍尔效应/器件测量微波功率,这个应用(民用)市场极大
目前刚刚开始研究,现在跟上,还不晚。
虽然霍尔器件已经是成熟产品,但微波功率测量,还没有实现 -
笑天 楼主#4
中国EAST创立最长放电记录1000秒刚建成的HL-2M,有最大的加热功率配备
可以算做实验装置到商用当然第一步转换模型。
目前输出能量已经可以超过输入能量了
曙光初显 -
#5
人类共同的吧,中国确实在某些领域还不够领先。尤其越基础的领域话说,全世界能研发基础实体技术也没多少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年轻人,能进BAT或者独角兽互联网公司的,干嘛进研究基础技术的科研院所或者公司呢?
大环境不容易。
国家砸钱在某些领域,会有效果,但其他领域还是依旧。 -
#6
基础不牢靠,跟美帝和其盟友搞毛了,釜底抽薪。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关键的地方。
-
笑天 楼主#7
事实求是,天朝还是有很多领先的领域只是媒体不吹,资本不爱
比如2009年,中国才加入iter项目
很快就做了决定性贡献,目前占10%左右
如果中国甩手,iter估计有麻烦
所以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各有长短 互补才是正道
过去苏维埃搞分工合作
日本叫大东亚共荣
现在天朝来命运共同体
其实意思差不多 实现手段不同而已 -
#8
但是只要中国不安心做老二,或者至少美帝不这么认为的话,就没办法共同合作
-
#9
好像别人家技术牛都是吹出来的一样不打贸易战,都不知道自己受制于人吧。踏踏实实把事情干出来再说。到现在石油煤炭还不做净化呢,这是要直接跨越到终极能源吗?我不懂,但我知道步子大了容易劈到胯
-
笑天 楼主#10
制约是互相的吧9楼
iter (the way)欧洲以外其他国家股份均分 9.1% 但中国排第一。
外行,就会哔哔,不知道实事求是,可惜这个Google,百度不到
目标是2035年上电,在法国,目前不知道中国是不是会更早
HL-2M 2020年基建已完成
目前是刂-川(手机打不出)反应
进一步是刂-氦3 -
#11
日本当年技术领域不想做老二,不是给美国教育了?这就是现实。
中国可以艰难的自己搞。
但是在很多社会问题之下,很难都兼顾。 -
#12
1000秒,离商用还有好几百年
-
笑天 楼主#13
应该用不了100年2035年iter计划试运行
现在的功率记录是500MW几十倍于输入 -
笑天 楼主#14
要快,可以考虑海上浮动核电站这个已经商用, 发电海水淡化一体
不过是裂变电站 -
#15
科学派是不会瞧得起政治 政客的。
国也不过是权力机器。 -
#16
首聪在哪里得到这个信息中国EAST创立最长放电记录1000秒?
-
#17
首聪要接点地气才行人人搞聚变,首聪你吃啥?码农好歹可以弄个外卖平台,快递平台。
-
#18
聚变怎么可能没人关心,只不过突破还没看到罢了可控核聚变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game changer…才是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70年代到现在的人类除了生物科技有明显进步,在征服自然的能力上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什么数字革命之类的都是扯淡,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都在忙着搞金融或者琢磨怎么卖出更多广告,经济发展背后的推动力不过是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属于商业化的人类文明不再敢跟自然掰手腕的懦夫行为。 -
#19
那是中美,不代表德国以及周边一些地方的人吧欧洲一些科技强的地方还是没那么特别的去搞数字化或者金融吧。
-
#20
首聪的数据哪里来的?找不到呀
-
#21
电动车倒也不是什么“灾难”只是没有宣称的好而已
大规模铺开最大的障碍不是你提到的几点,能源/物资利用和污染都不是最重要的制约,因为据说以如今的技术水平综合下来,虽然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但也并不比用化石能源来得差。
最大的障碍是如果全部替换成电动车。已建成的现代城市没有谁能有用电高峰的发电能力,还有如何建设能满足这么多车的充电设施的问题。 -
#22
我认为首聪谈的和你谈的不是一个话题首聪先设了个概念:大家都认定电池是新能源。然后首聪要推翻的是电池是新能源这个概念。可是真的大家都认定电池是新能源吗?电池只是载体而已。
-
#23
差不多意思吧我也同意电动车肯定达不到宣传的“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的预期
但跟“灾难”不搭界… -
#24
其实还是差不多更快的飞机(协和)——停飞了
载更多人的飞机(A380)—-停产了
更快的火车研发计划(磁浮)——基本停了
以上都是欧洲发生的事…
因为全球化红利的存在,要在竞争中获胜不再需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是更便宜更经济。 -
#25
差远了你是有电说电,首聪说电,意在诸公。
-
#26
╮( ̄▽ ̄"")╭那只能说高兴就好
-
笑天 楼主#27
呵呵,当晚(15日)22点CCTV2谈的和本帖一样,晚约16小时
-
笑天 楼主#28
你找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啊去西南物理研究所或者合肥所,了解一下?
-
笑天 楼主#29
所以,会原始社会比较和谐
-
笑天 楼主#30
不是新能源各国民间,zf都把电池电动车叫“新能源”
是不是灾难,要等几年,充电时间,充电标准,换电站,电池污染。。。。。。
想象一下,现在电池车才百分之几,如果到一半,路上会如何
特斯拉,有遇上事了,要被调查了 -
#31
新闻 新华社合肥5月28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屈彦)“98、99、100!”5月28日凌晨3时02分,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控制大厅,当大屏幕上数字突破100秒瞬间,所有人起立欢呼。
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
#32
需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腾博士说,如果想要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造出“人造太阳”,需要实现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1000秒的连续运行时间和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这些都是难度巨大的科技挑战。
-
#33
特斯拉的事儿,主要是自动驾驶方面电动汽车的话,很多公司都在做了,无论传统的还是新晋的。
-
#34
首聪,这些报道对吗?
-
笑天 楼主#35
记者不知道西南所实现了1.5亿度
记者也不懂放电时间和运行维持世界不是一回事
所以 报道数据不是专业数据
EAST(2006)有最长的放电时间记录1000秒0超导磁体3.5T
iter600秒
最新建成的HL-2M (2020)放电时间只有10s 有最大的加热功率31MW
这都是实验装置,侧重不同 -
笑天 楼主#36
国内目前实验装置参数如下
HL-2A装置2002年建成,常规磁体2.8T,放电时间10s,电流500kA,配备8-10 MW加热系统。
EAST装置2006年建成,超导磁体3.5T,放电时间1000s,电流1MA,配备8-12 MW加热系统。
HL-2M装置2020年建成,常规磁体1.8T,放电时间10s,电流3MA,规划配备31MW加热功率。
-
#37
请给个新闻链接呗看看已经持续放电了吗?
-
#38
中科院网站:都是将EAST装置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右图),其主要技术特点和指标是:16个大型“D”形超导纵场磁体将产生纵场强度 BT = 3.5 T ;12个大型极向场超导磁体可以提供磁通变化 ΔФ ≥ 10 伏秒;通过这些极向场超导磁体,将能产生 ≥ 100万安培的等离子体电流;持续时间将达到1000秒,在高功率加热下温度将超过一亿度。
-
笑天 楼主#39
终极能源,受控核聚变放电达到1000秒离商用还有多远?
这个领域,天朝领先
坡县是不是要开始考虑了
换个话题。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狮城帮币,时间:2021-08-15 22:00:4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4,奖励楼主12分以及18狮城帮币,时间:2021-08-17 22:00:24。 -
#40
拿口吹气制冷,大力吹
-
#41
逻辑是个好东西
-
#42
这年头,谁没学过几天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