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西城区学区房改革
XXWaBa • • 3222 次浏览大家对刚出台的北京学区房政策有什么看法吗?很多人说学区房卒于2021....对新加坡的学区房概念会有什么影响吗?新加坡将来会不会炒高学区房在出台类似政策打压?
-
#1
新加坡没有真正意义的学区房首先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不能保证能进小学,第二租售同权大大削弱了学区房的作用。
我觉得北京的政策对新加坡没任何影响,你想太多了。 -
#2
大天朝思维的活在小新累不?
-
#3
新加坡小学真正学区房能起到作用的是2b,2c这40个名额。而且2b还有各种条件,纯粹靠距离的就2c二十个人。phase 1的人住淡滨尼都能去文礼上学。2c人太少了。而且2c也是多校划片,摇号统筹。天朝的各种制度很多都看到到坡的影子,社保,二手房,上学,车辆etc等等….感谢坡的干部班,很多很多国内省市干部以前都来过。
-
#4
你不把北京学区房如何改革的说一说大家都不知道北京改革了什么吧。
-
#5
有些政策是参考了新加坡的,但是跑偏了社保有点cpf的影子,但是偏偏搞个统筹,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
#6
大概是这样自2020年7月31日后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我的理解是,以前学区房明确对应某个学校,买了一定能上。现在对应好几个,好的一般的差的都有,看运气。这就严重的打击了学区房的价值。 -
#7
每次看到北京两个字我只想到了一个伤痛。。为什么不买房。。
-
#8
转发转:
北京最近关于学区房的操作,其他城市的朋友也看一下,应该很快就会普及到你们那里去。
教育资源不是不均衡吗,所以学校就有好坏之分,那怎样决定孩子上哪所学校呢?教育法里面写了就近入学,这也合理,在哪里住就在哪里上学,最方便。所以就划片入学,这就有了学区房。你想上哪个学校,就得去学校周边买房子。
那好学校周围的房子供不应求,价格年年上涨。这肯定是不行的,国家就会出手管。
那北京这边具体是怎么管的呢?
东城区给的办法是,纯随机。你买了房,家附近肯定不止一所学校吧,就近入学,又没说按最近入学。我就给你随机分到其中一所学校去。
这个办法的作用是啥呢?打乱你的价格体系,原来一百分的学校对应的房子卖100万,80分的房子卖80万,现在给你随机分,你说你房子应该卖多少万?
所以短期之内,没办法重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价格体系,买家就会观望,成交就会下降,价格也就会松动。
西城这边呢,用的方法则是—打龙头。
对于月坛和德胜这两个涨比较猛的学区,我直接全给你调剂出去,你虽然买了这里的房子,但是对不起,你得去旁边的学区上学。
这招釜底抽薪太狠了,你买了10万一平的房子,给你拉到5万一平的房子那边上学,你是啥感想?
你肯定会想,那我为啥不直接去买5万一平的房子?这效果相当于被用了一张均富卡。
以前越贵的房子因为学区越优质稀缺,价格上反而最猛。现在呢,越贵的房子反而越不敢买了,因为被均富了之后损失得越多。
所以效果和东城区差不多,都是成交下降,尤其是那两个全被调剂出去的学区,价格肯定要重构。
通俗来说,就是这么回事。 -
#9
所以说年轻人躺平了呀除了那些不差钱的权贵,普通的人,就算是清北毕业的高材生,公司的骨干,遇到这种破事,小升初,幼升小的,你说烦不烦心。
关键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上了学,毕业了文凭也越来越不值钱,没啥鸟用。 -
#10
新加坡的学区房与其说是为了入学名额,不如说是为了上学方便。住乌兰的上南洋,给你上你也要犹豫下子,是不是干脆就搬家了。
-
#11
人真的很多样化。有个本地朋友自己是南洋小学的,也住在芝麻街,但送娃去了bedok一个离父母家近的小学,说南洋也就那回事儿...此事对我小震撼!结合耳闻到很多GEP考上也不转校的例子,的确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考虑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12
这就是现有的2c国内没有世袭。以前单校划片,买了房有学位肯定能上好学校,现在多校划片,片内学校有好有差,抽签摇号风险很大。除非片内学校都是好学校。那这地方房子会涨更多。但是机会很小啊。
-
#13
听上去~很不错啊~
-
#14
这很正常吧上过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都知道学校强无非就是招来的学生是掐尖的,老师的水平确实就是那么回事而已。
-
#15
Re家在bukit timah, 却送到东边上学,这是周一到周五都寄宿爷爷奶奶家了吗?
-
#16
还好我家在海淀
-
#17
新加坡小学读哪里真的无所谓关键看中学
-
#18
马后炮没有必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同学朋友在北上广深吧,又有几个搞了多套房子的?我同学朋友中有,但是不多。很多也就是一套自住的房子而已。土著另当别论。
回头看,如果怎么怎么,就怎么怎么,和你当时敢于真金白银投入,是两码事。 -
#19
估计影响不到这里啊,新加坡不能算做真正的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