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海 2017。

iND  •   •  33553 次浏览

去年出差德国去得最多次数,上海也去了好几次,从年头到年尾,总结一下看到的一年的变化。
只限上海地区,无意评论国内其它地方。就事论事。想到什么说什么,无主次排序。
街道。上海街道这两年干净了不少,很多非法搭建都被清理掉了,行走的顺畅程度大增。也很少看到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
交通。机动车管理得非常严格,坐过几次出租车,司机都说现在老严的,大家开车都小心。机动车管住了,但是行人,自行车,助动车过马路真是一塌糊涂,简直无视交通灯,想怎么时候过马路就怎么过。
手机支付。这是个热门话题,我没国内银行账户也没身份证无法微信或者支付宝,原来还担心到处被人鄙视,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用纸币或者信用卡的人到处都是,有些出租车司机反而更喜欢用钞票支付,说那个微信支付老麻烦了,隔段时间后钱才进账。
打的。这个也大出意料,街头打车随时随地都有空车,可能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在热门路段会难,但至少我在上海时打车都在路边招手的,因为我也用不了什么嘀嘀打车之类的app。
马路。上海有些路口实在看不懂。譬如说你要转弯,那转弯道应该都在最边上。但是上海很多路口,转弯道在中间的,两边反而是直行道。我觉得其他地方来的司机在上海开车估计要被晕死,本来按习惯都要靠边转弯,在这儿都不是这么回事。
出租车。这个必须吐槽了,我是说车本身,好几次坐的车,都怕它开着开着突然散架了。车保养太差。
地铁。很好很准时很密集。
居民区。环境就不说了,就算很高档的小区,里面也是各种乱。我是说小区里面各种乱停车。双车道的小区路,边上可以停2排。还有物业,反正没太明白小区居民和物业的关系,貌似物业和保安都是大爷,不像这里物业做得不好随时被居民炒掉。
家居装修。好多新东西什么新风系统,第一次听到时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鬼。
吃。太便宜了。很不错的家常菜馆子像是顺风大酒店,唐宫,9个人才 1.5K RMB,5 个人才 1K,而米其林店像是鹅夫人,人均消费也不过 100 RMB。我心想在小坡3个人吃得稍好点就要200新币了。 
早餐。小馄饨,煎包,包脚布。我最好这些,我妈每天给我买这个,走了就没得吃了。
古迹。豫园修缮得相当不错,但是外面的城隍庙就让我大失所望,可能修饰得过头了,那些老店老建筑,简直就像电影里的道具,太新太假。
地铁故障。虽然我一次没遇上。我每天睡到很晚,我妈买了早餐后就开收音机催我起床,所以每天都“被”听电台新闻。差不多每天都听得到哪条线坏了地铁完全终止,哪条线慢行,一般都要影响半个小时到6个小时。我想全世界经营地铁的都是难兄难弟,只是我一次都没看到过上海市民有抱怨地铁故障,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太挑剔了。
报纸。我想,上海的报纸出版业完蛋了,以前家里一直订阅的新民晚报也早就不再订阅了,偶尔买一份看看,薄薄的几页纸,比起新加坡的晚间开胃小报差多了。早上每家每户都有免费的解放日报,那玩意儿能看吗?
旧居。小时候爷爷家外公家两边住。爷爷家以前在小南门,现在那里都被拆了,连路名都没了,去看了看,一脸懵逼完全不认识了。外公家在福州路科技书店边上,现在还留着但是没人住了,小小房子里放了10几个亲戚的户口等着拆迁分钱。。。也去看了看,不胜嘘嘘。高中读格致,3年都住在这里,石库门里上蹿下跳仿佛就在昨天。
战狼。我发现战狼心态普遍存在2类人身上:很有钱的人,和很底层的人。前者是自大,后者是自卑。中间层的家庭,被小孩上学烦恼,房价烦恼,单位人事斗争烦恼,整天各种烦恼各种吐槽,往往一眼就能看穿战狼背后的惶恐和不安。
石库门。去过一间间石库门改造的精品酒店,不伦不类,毫无老上海的腔调,不喜欢。
市百一店。上海老牌的第一百货重新装修年尾回去时刚好遇到开张。改成和现代的百货公司一个模子了,可惜但是也无奈。
服务。不管大店小店,态度大都很好。有次去环球港,不小心逛进一家据说是德国牌子的冬衣店,一进门所有店员呼啸一声都涌上来,吓得我差点拔脚就跑。所有店都是一口一个哥,听着老肉麻的。
有线电视。不知道是电视机的原因还是有线电视的信号问题,感觉高清节目清晰度比 Starthub 播放的高清节目差好多。好多电影都是中文配音,我不崇洋媚外但是电影还是听原音比较舒服。

31 条回复
  • 唐甬
    #1

    挺好的,点个赞

  • 走走
    #2

    能看出些倾向搬凳围观

  • 绿豆芽
    #3

    拔腿就跑好好笑啊换我也想跑,哈哈,吃不消那么多人都盯着我看,太不自在了

  • sonatam
    #4

    上海人你好,上海人再见浓个小赤佬

  • vitesse
    #5

    记得去过市百一店里面东西好贵也没什么买的

    地铁太拥挤了,快,不坏。要是这么多人挤地铁,新加坡马上瘫痪。

  • 金沙子
    #6

    周末常去的环球港啊基本只是逛逛。加各种吃吃喝喝。没打折基本不买衣服鞋子。原价太guil

  • flyjc
    #7

    呵呵也看出有些倾向

  • iND 楼主
    #8

    也可能你带着倾向进来看。。。。。。

  • iND 楼主
    #9

    说是新店开张。一大群人围上来后,有引坐的,递饮料的,帮忙逗小孩的,介绍衣服的。。。宠辱若惊啊,加上有 50% 折扣,就买买买了。

  • iND 楼主
    #10

    上海地铁必须表扬一下。非常方便,也干净,次序也不错。

  • iND 楼主
    #11

    新店开张。50% 折扣,一件超薄羽绒服+羊绒衫才 1200 RMB。连我不从逛街的人都觉得划算。

  • brjin
    #12

    特地冒个泡N年前我也是格致的

  • #13

    上只角的兄弟侬好。

  • iND 楼主
    #14

    继续。南京路。这条街现在景点的意义大过购物。福州路就在边上,小时候有事没事都会拐过来走一段,老南京路上的百年老店熟悉得很,现在那些招牌还在,但都已经不是当年的店了。

    出国游。上海人果然非常热衷去日本玩,遇到好几拨问起准备去哪儿玩,绝大多数都说日本。我说我们离开上海后去韩国玩几天再回新加坡,听着都说一脸的不解:韩国有什么好玩的。。。

    火锅店。我妈家对面有间小肥羊,凌晨一点都有人在吃火锅。我对我妈说能在凌晨吃火锅的地方,除了中国大陆,也就是新加坡了。我从法兰克福回新加坡,时差倒不过来,也是拖着老婆半夜去海底捞。

    夹心阶层的烦恼。几个表弟表妹家的孩子也到上学年龄了,个个为之忙得焦头烂耳。户口所在地的公立小学都是菜场小学,绝对不去的,都要找尽关系进各种民办小学。表弟的孩子去年小一,送了7w RMB 才获得一间民办小学的面试资格。大家吃饭时,我的姨妈们表妹们弟媳们都在吐槽各种补习不胜其烦但又不得不去,表弟们表妹夫们都在抱怨如何在单位里受排挤大材小用。我想我要是留在上海,说不定也是一样的焦虑,幸亏抽身得早。

    老年人。我妈非常得好动,每个月差不多都要出游,不是跟旧同事,就是旧同学,要么就是什么街道里的什么协会的朋友去临近地方游玩,去农家乐,泡温泉,开心得很。让她来新加坡住,才1个星期就喊没劲,2个星期是极限了。

  • iND 楼主
    #15

    嘿。这次回去也带我孩子去格致中学看了看,我那时只有一幢教学楼一个小操场,现在扩建大得多了。我还在周围找了一圈看看当年体育课溜出来买牛肉煎包的店还在不在。。。

  • 嘉兽
    #16

    福州路的拆三代楼主发达了

  • 1999
    #17

    也隐隐看到倾向,不过谁也做不到绝对楼主笔下反应的是上海当代人的生活 浮躁及焦虑,大致是海外华侨置身事外的视角,如果说浮躁不好,安逸的态度对于中青年我觉得也未必是好的, 安逸的一代的代价很可能是垮掉的无所适从的下一代。
    我现在也经常讶异越来越波澜不惊无欲无求了。有时想想这并不一定是极好。
    另,记得大紧分析过,一个极速发展的社会都回出现一个浮躁物欲的时段,过了就好了,以前的美日也经历过。

  • iND 楼主
    #18

    浮躁及焦虑 的反义词可不是安逸。心平气和的社会不代表没有进取心。

  • 1999
    #19

    按你这文字游戏走不代表没进取心,不等于有强进取心。
    只要不是行尸走肉你就没办法4否认进取心,问题我们4再说怎么样好

  • iND 楼主
    #20

    这哪是什么文字游戏,只是看事不用这么极端吧。。。不是黑的,就一定是白的?中间还有好多颜色呢。

  • 唐甬
    #21

    是的今天的上海同100年前的纽约,或者50年前的东京一样,年轻人充满梦想,勤奋拼搏。
    机会层出不穷,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十年后薪水增长十倍屡见不鲜。
    晚上十点的淮海路上,写字楼仍然灯光明亮

    浮躁也罢,勤奋也罢,不安于现状也罢,社会在高速发展中

  • Daniel2007
    #22

    上海应该算是北上广中最好的城市了吧?我大广州十年没啥长进呀,好伤心。

  • 唐甬
    #23

    大深圳更牛啊三十年时间,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比亚迪、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众多业内相当当的巨头企业

  • Daniel2007
    #24

    国内到处是浮躁回去最大的感觉周围人话题都是避税避税......路上动不动就看见人们各种撕,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 唐甬
    #25

    哈哈,不浮躁的地方很多啊基本上三四线城市以下都是宁静过日子的

    更不要说什么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稻城亚丁这种山清水秀放空心灵的地方

  • Daniel2007
    #26

    我这刚从你说的某三四线城市回来才有此感慨......

  • 唐甬
    #27

    哈哈,那就朝五线走吧

  • NoGrabTaxi
    #28

    感觉只能算是回顾上海-浦西篇呀lz没去浦东吗?

  • iND 楼主
    #29

    去年没去,光在浦西转了。其实在浦东找不到以前的回忆,念书时还不时一个人骑辆老坦克从小南门到董家渡再摆渡到浦东去亲戚家玩,现在早就拆的面目全非了。

    陆家嘴,说实话,感觉不如对岸的九江路福州路那些旧式大楼群舒服。我老觉得陆家嘴那些楼一个比一个不接地气,马路太宽,风忒大,凛冽。而走在对面的窄街上,看着边上的帮办大楼,很温和。

  • iND 楼主
    #30

    回顾上海 2017。去年出差德国去得最多次数,上海也去了好几次,从年头到年尾,总结一下看到的一年的变化。
    只限上海地区,无意评论国内其它地方。就事论事。想到什么说什么,无主次排序。
    街道。上海街道这两年干净了不少,很多非法搭建都被清理掉了,行走的顺畅程度大增。也很少看到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
    交通。机动车管理得非常严格,坐过几次出租车,司机都说现在老严的,大家开车都小心。机动车管住了,但是行人,自行车,助动车过马路真是一塌糊涂,简直无视交通灯,想怎么时候过马路就怎么过。
    手机支付。这是个热门话题,我没国内银行账户也没身份证无法微信或者支付宝,原来还担心到处被人鄙视,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用纸币或者信用卡的人到处都是,有些出租车司机反而更喜欢用钞票支付,说那个微信支付老麻烦了,隔段时间后钱才进账。
    打的。这个也大出意料,街头打车随时随地都有空车,可能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在热门路段会难,但至少我在上海时打车都在路边招手的,因为我也用不了什么嘀嘀打车之类的app。
    马路。上海有些路口实在看不懂。譬如说你要转弯,那转弯道应该都在最边上。但是上海很多路口,转弯道在中间的,两边反而是直行道。我觉得其他地方来的司机在上海开车估计要被晕死,本来按习惯都要靠边转弯,在这儿都不是这么回事。
    出租车。这个必须吐槽了,我是说车本身,好几次坐的车,都怕它开着开着突然散架了。车保养太差。
    地铁。很好很准时很密集。
    居民区。环境就不说了,就算很高档的小区,里面也是各种乱。我是说小区里面各种乱停车。双车道的小区路,边上可以停2排。还有物业,反正没太明白小区居民和物业的关系,貌似物业和保安都是大爷,不像这里物业做得不好随时被居民炒掉。
    家居装修。好多新东西什么新风系统,第一次听到时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鬼。
    吃。太便宜了。很不错的家常菜馆子像是顺风大酒店,唐宫,9个人才 1.5K RMB,5 个人才 1K,而米其林店像是鹅夫人,人均消费也不过 100 RMB。我心想在小坡3个人吃得稍好点就要200新币了。 
    早餐。小馄饨,煎包,包脚布。我最好这些,我妈每天给我买这个,走了就没得吃了。
    古迹。豫园修缮得相当不错,但是外面的城隍庙就让我大失所望,可能修饰得过头了,那些老店老建筑,简直就像电影里的道具,太新太假。
    地铁故障。虽然我一次没遇上。我每天睡到很晚,我妈买了早餐后就开收音机催我起床,所以每天都“被”听电台新闻。差不多每天都听得到哪条线坏了地铁完全终止,哪条线慢行,一般都要影响半个小时到6个小时。我想全世界经营地铁的都是难兄难弟,只是我一次都没看到过上海市民有抱怨地铁故障,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太挑剔了。
    报纸。我想,上海的报纸出版业完蛋了,以前家里一直订阅的新民晚报也早就不再订阅了,偶尔买一份看看,薄薄的几页纸,比起新加坡的晚间开胃小报差多了。早上每家每户都有免费的解放日报,那玩意儿能看吗?
    旧居。小时候爷爷家外公家两边住。爷爷家以前在小南门,现在那里都被拆了,连路名都没了,去看了看,一脸懵逼完全不认识了。外公家在福州路科技书店边上,现在还留着但是没人住了,小小房子里放了10几个亲戚的户口等着拆迁分钱。。。也去看了看,不胜嘘嘘。高中读格致,3年都住在这里,石库门里上蹿下跳仿佛就在昨天。
    战狼。我发现战狼心态普遍存在2类人身上:很有钱的人,和很底层的人。前者是自大,后者是自卑。中间层的家庭,被小孩上学烦恼,房价烦恼,单位人事斗争烦恼,整天各种烦恼各种吐槽,往往一眼就能看穿战狼背后的惶恐和不安。
    石库门。去过一间间石库门改造的精品酒店,不伦不类,毫无老上海的腔调,不喜欢。
    市百一店。上海老牌的第一百货重新装修年尾回去时刚好遇到开张。改成和现代的百货公司一个模子了,可惜但是也无奈。
    服务。不管大店小店,态度大都很好。有次去环球港,不小心逛进一家据说是德国牌子的冬衣店,一进门所有店员呼啸一声都涌上来,吓得我差点拔脚就跑。所有店都是一口一个哥,听着老肉麻的。
    有线电视。不知道是电视机的原因还是有线电视的信号问题,感觉高清节目清晰度比 Starthub 播放的高清节目差好多。好多电影都是中文配音,我不崇洋媚外但是电影还是听原音比较舒服。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狮城帮币,时间:2018-01-18 22:00:04。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0,奖励楼主1分以及1狮城帮币,时间:2018-01-19 22:00:11。

  • 信长
    #31

    爬楼至此颇有同感 顶一下

狮城帮

狮城帮是关于分享和探索新加坡的地方

马上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